那日楊志入得城來,便先尋了一家客棧住下。
那莊客放下擔子,拿了賞錢,就自己回去了。
楊志到店中開了個房間,放下行李,掛起腰刀、撲刀。
叫來店小二買了些許酒肉,吃飽喝足之後暫且睡下。
第二天一早,他請了自己在殿帥府的朋友們來客棧商議。
這七人都是殿帥府的制使。
有幾人還跟楊志一樣去押運過花石綱,但人家不僅平安回來了,還因為花石綱的功勞升了一級。
這人跟人就是不能比。
他請諸位制使坐下,親自給朋友們一一倒茶。
“諸位,楊志時運不濟,在河裡遇到風浪,失陷了花石綱。哎,我自知難以覆命交差,幾位制使都是我的朋友,只能麻煩各位了。”
其中一位姓王的制使說道:“楊制使休要這麼說,咱們都是自家兄弟,無需與我們客氣,此事便包在我們身上。你需要我們做什麼只管開口吧。”
楊志嘆氣道:“不是我捨不得官位,我乃楊家嫡孫,決不能玷汙祖宗的名聲。我已經變賣家產,準備上下打點,無論如何也要過了這一關啊。”
王制使看著桌子上那一錠又一錠整十兩的銀子,心中也有些發愁。
“兄弟你離京太久有所不知啊,樞密院倒還好說,使點銀子就能過,但是殿帥府······”
劉制使道:“沒什麼不好說的,高太尉那乾兒子為非作歹被一幫潑皮給閹了,他現在正在氣頭上,我們怕他會拿你撒氣。”
王制使也道:“而且高太尉也不缺錢,你如何能讓他回心轉意啊。”
楊志坐回長凳上。
“我知道高太尉喜歡美玉,所以花了大價錢,買了兩塊上等羊脂玉,到時候打一對玉器送給他。他應該會滿意的。只是擔心下面的錢使不好,連高俅的面都見不到。諸位還得麻煩你們了。”
幾人都知道高俅自從乾兒子被閹了以後脾氣就越加暴躁,都不太想觸這個眉頭。
一個個的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
“幾位倒是給句話呀。”
王制使看場面也就這樣了,於是道:“楊制使,我們也只能說是盡力,死馬當做活馬醫了,楊兄多多保重。”
幾人也紛紛點頭。
楊志將桌上的銀子一個個的塞進幾位制使的手裡:“拜託了,拜託了。請收下。”
他將銀子遞給王制使。
王制使其實是不太想接的,他知道楊志現在情況緊急,不過其他幾人都已經接了,他也就半推半就的拿著了。
第二天,楊志找到了京城最有名的雕刻師之一。
他將一個包裹輕輕的放在桌面上。
傳出了清脆的磕碰之聲,讓那雕刻師眼前一亮。
包裹解開,入眼便是兩塊腦袋大小的白玉。
雕刻師道:“楊制使,你這料子可是真稱得上是時所罕見啊。加起來最少得五百兩。”
楊志笑道:“這好料還得配上好手藝,有勞您為我打一對玉器。”
一個頂尖的手藝人,必定是喜歡這一行才能做到頂尖。
雕刻師看著這兩塊美玉就像老煙槍看見中華一樣。
“好好好,這活我接了。”
夥計過來將玉搬到了老闆的工作臺上。
楊志道:“能不能快一點,我有急用。”
雕刻師為難道:“楊制使,所謂慢工出細活,這麼好的料子可不能趕工糟蹋了。我最快十天之內能給你做完。”
楊志感謝道:“好要是十天之內能做完,還有賞錢。那我先走了。”
雕刻師站起身來,一直將楊志送出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