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拘小節
何止是對,簡直是明智,簡直是神來之筆。
失憶一點都不可恥,還非常有用。
開機儀式結束後,劇組正式開始了拍攝。
《日落而息》原著在陳寄的作品裡算是篇幅較短的一篇,但故事並不簡單,講的圍繞在一名普通電工身邊的連環殺人案,主角前期一度以為兇手是他的女友,為了守護愛情想盡辦法替她洗清嫌疑,愈演愈烈走上了真正的犯罪道路,最終才醒悟兇手和被守護的人一直是自己。
裡面出彩的角色除了男一和女一,就是後期才出現的、由彭驍飾演的心理諮詢師,雖然戲份不多,但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光鏡頭。前一週沒有彭驍的通告,聽說劇本圍度結束後已經飛到海外坐遊輪去了。
原著的結尾算是開放式結局,男主意識到第二人格後要如何做出選擇,並沒有在文字裡寫明,但改編成劇當然得“偉光正”一些,大概這也是陳寄來跟組的原因。
林思弦在裡面演一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反派炮灰,主要任務就是說一些討嫌的話然後被主角刀掉,雖然這也是他退學之後最像樣的一個角色了。
前兩天都沒有林思弦的戲份,今早他睡了個懶覺,剛好趕上在等盒飯送來的胡小路,兩人在二樓露臺坐著看不存在的風景。
“其實我覺得彭驍那個角色適合你,那種神秘,呃,陰柔......”
林思弦在胡小路面前塑造的溫柔形象很成功,後者已經開始給他說真心話了,只是語文沒學好,形容詞用得稀爛。
林思弦長得隨他母親,五官輪廓偏柔和,可惜在這種角色挑他的處境下,這反而算一種劣勢。
“我現在的也很適合啊,”林思弦說,“怎麼,花花公子不好嗎?”
年輕人思維很跳躍:“像你們這種長得好的,以前肯定談過很多物件吧?這算本色出演嗎?”
林思弦笑著反問他:“你覺得有多少?”
這位死得早的花花公子在原著裡的外貌描寫是“一頭又油又卷的中長發使得五官不清晰”,實際上林思弦的發質細軟,沒上妝造的情況下,快到鎖骨的頭發在露臺的風裡微弱晃動,有幾縷覆在他揚起的唇角,像某種沒有重量的植物,看得胡小路突然呆滯:“……數不清?”
林思弦沒有正面回答:“談戀愛其實沒什麼意思。”在胡小路痴呆的眼神中,林思弦問:“有煙嗎?給我來一根。”
胡小路自然是隨身帶著的,只是一邊掏一邊有些欲言又止。
最後還是沒止住:“林哥,我聽說你跟陳編之前認識?”
林思弦無比感激自己當時那靈光一現:“可能之前有過一面之緣,但我之前出事兒摔到了腦袋,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
“好吧,”胡小路有些遺憾,“感覺他性格挺好的,本來想多打聽點喜好,看能不能混個臉熟。”
“性格很好?”
“嗯,雖然話少,但不麻煩,能自己的幹的都自己幹,很少跟我們提要求,真挺好的。”
高中時期陳寄的性格其實並不討喜,不愛搭理人,不算合群,現如今在這種情境下,舊時的特徵倒成了他的優點。
林思弦想到了什麼:“他這兩天沒去盯戲?”
胡小路答:“沒見到他出房間。”
這樣最好不過。
林思弦的打算就是盡量減少與陳寄的見面,最好一次不見,撐過他前期那點戲份,之後井水不犯河水,這次的小意外就無足輕重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目標很容易達成。
下午久違出了點太陽,雖然溫度沒有提升太多,但烘得人心情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