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太懂事了,太乖了,乖的萬辭顏看著,都覺得有些心疼了。
這孩子有時候被人欺負了,怕給祝家惹麻煩,都不敢回來告訴他們。
她覺得祝家能養著她,已經是很大的恩情了,覺得自己不能給恩人添麻煩。
後來還是他們自己發現了,專門領著著孩子上門,給孩子撐腰。
用實際行動告訴她,被欺負了不用怕,直接反擊。
他們是她的家人,永遠的家人。
例如在林秋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遇到過一種挺氣人的情況。
和她班上的那位第一任班主任有關。
她是被班主任給逼急了,和班主任吵了一架。
引得班主任叫來家長,才明白孩子在學校都遭遇了什麼。
林秋璐在上一年級的時候,遇到的第一任班主任。
在師德品行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和校長是親戚。
之前做的都是任課老師,這次是第一次做班主任。
做任課老師的時候,品德方面就不是很好了。
她會帶著有色眼鏡,去評價班上的每個學生。
家境好的,她就表情柔和且有耐心的為學生講題。
家境不瞭解的,不敢輕易甩臉子,就保持表情平淡,隨便講講題應付過去。
家境不好的,別說表情柔和了,連表情平淡都沒有,耐心就更別提了。
直接本子一甩,嘲諷學生是個豬腦子,這也學不會。
當上班主任以後,她延續了之前這一‘優良傳統’。
繼續帶著她的有色眼鏡看學生。
在一年級上冊的時候,班主任對於林秋璐就屬於家境不瞭解那欄的。
態度算不上多好,只能勉強算是正常。
而且那個時候班主任對於家境不好的學生。
哪怕帶著有色眼鏡,也還沒有直接莫名其妙的指責。
可僅僅只過了一個寒假。
等大家重新回到學校後,班主任的態度瞬間大變。
多次在開班會的時候,在班上公開指責了幾個家境不是很好的學生。
還有幾個家境不明確的學生,也被班主任胡亂指責了一通。
她仗著孩子害怕老師的心理,公然指責他們不懂禮貌,不懂得尊師重道。
還讓他們帶著書包,坐到了班級的最後一排。
說最前排的好位置,不是給他們這樣的壞學生坐的。
這些被莫名其妙批評的孩子中,就有林秋璐的身影。
到了第三次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