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馬家那邊,還有胡家這邊的。
這麼短短的兩個月,也足以讓胡嘉文徹底與胡家斷了聯系。
也是在這兩個月,胡嘉文偶然得知了胡母和胡父到底為什麼這麼討厭他。
在這個社會上,總有這麼一些人特別喜歡給別人販賣焦慮。
胡母的朋友就是這其中之一。
這位朋友販賣的焦慮不是婚姻,而是兒女。
例如兒子沒有女兒孝順,兒子會啃老,女兒會養老。
或者女兒才是貼心小棉襖,兒子就算是襪子,也是破洞漏風的襪子。
還有什麼女兒能給家裡賺錢,兒子只能讓家裡虧錢等。
且胡母自己也特別贊同這位朋友所說的觀點。
在這兩位的極端觀點裡:男孩子,也算是孩子嗎?
兩個人經常私底下嘀嘀咕咕這家兒子不好,那家兒子不孝順。
凡是兒子好的人家她們一律當沒看見,就算是看見了也會說:“這肯定是在圖房産!”
凡是兒子差的人家她們一眼就能看見,不僅看見了,還會很慶幸的說:“果然吧,兒子就是沒有好的。”
胡父愛胡母的程度超過愛孩子,胡母想做什麼胡父都是同意的。
所以胡母不愛兒子,胡父也就跟著不愛兒子。
而且胡母在懷兒子的時候孕吐了好些天,受了不少折磨,生孩子那天還差點難産。
這樣一通下來,胡父就更加看胡嘉文不順眼了。
在後來懷女兒的時候,胡母一直都是順順利利,生孩子也特別順利,也不是特別疼。
胡母胡父就覺得女兒果然是小棉襖,捨不得母親受苦,對女兒就更好了。
這樣兩廂一對比,胡嘉文在家裡自然就更加沒有什麼地位可言了。
在得知了全部真相以後的胡嘉文,對胡家算是徹底寒了心了。
回想以前努力乖巧,試圖獲得父母關愛的自己。
胡嘉文頓時覺得這一切簡直是無比的可笑。
胡家花在他身上的錢,他會努力賺來還給他們,但也就僅限於這些了。
至於其他的,就再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