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鈴響起,陳廣宇慢悠悠起身走到門口開門。
門外,一襲灰棕色襯衣的王伊景站在門口四處張望。
“你怎麼跟做賊似的?”陳廣宇開口就是吐槽。
“你才是賊,你一直沒來開門,我以為走錯了呢。”王伊景直接走進來,自然地走到客廳坐到梁知的身邊。
“這就是你們倆的小屋,看起來還不錯啊。”她眼神望向四周,隨後轉頭詢問梁知。“有沒有空餘房間,我也來住。”
陳廣宇一下子擠開王伊景,坐在了兩人的中間:“沒有,空餘不了一點。”
梁知扶額無奈:“我們來討論正事好嗎?”
“好。”兩人異口同聲回答。
梁知起身拿起茶幾上的筆記本:“昨天我想了一下,我們首先要確定我們合作的形式,想要傳達的內容以及我們團體的名字。”
“既然你都想到了這些,那我猜你肯定也想過這些問題的答案吧?”王伊景直接點明。
梁知勾起嘴角,順著話繼續說:“我目前想的是invisibe theatre,中文名叫看不見的劇場。”
陳廣宇環抱雙手,臉上表情難得認真起來:“看不見的劇場?繼續展開說說。”
“戲劇的形式有很多,傳統的是以實景演藝的比較多,我們可以以虛擬互動為我們主要的戲劇形式。”梁知開啟手邊的電腦,把一些昨晚找到的參考圖展示給他們。
她繼續解釋:“這樣在設計上也節約了製作的成本和空間的限制,只是在技術上相對比較費人一些,但初期專案不多的情況下,我應該能應付。”
王伊景提出疑惑:“我有個疑問,我們到底是以公司還是劇場的形式來作為字尾呢?感覺劇場更像是一個場地的位置。”
“我更傾向於叫‘看不見的劇場’,如果字尾是‘公司’的話,感覺沒有突出我們到底是做什麼的,‘劇場’兩字更清晰明瞭。”陳廣宇發表他的看法。
“好,那就首先名字就暫定為‘看不見的劇場’。”梁知在筆記本上洋洋灑灑寫下六個字。
她轉而又詢問:“那關於虛擬劇場的形式,你們有什麼想法或者補充的嗎?”
“我沒有。”陳廣宇搖頭。
王伊景此時舉起手來:“我有一個問題,一場戲劇製作如果是虛擬場景的話,演員要配合場景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要是配合不好的話,其實觀眾也很出戲。”
“沒錯。”梁知點頭贊同,眼眸流露出狡黠的目光。“所以,我不打算要演員。”
“你不用演員?怎麼排戲?”王伊景充滿疑惑。
“我就是想不用演員,讓設計的空間作為內容傳播的媒介,讓每一個觀眾進入這個空間都有自身的獨特感受,而不是告訴他們一個同樣的故事。”梁知神情充滿期待,心中已經躍躍欲試。
王伊景眉頭微蹙:“這個形式倒是很新穎,就是有些冒險,因為之前沒有這種形式,所以對觀眾來說不一定那麼容易被接受。”
這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極大的冒險與挑戰,但是梁知要做的話,就想做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風浪越大,魚越貴。”陳廣宇起身,環抱雙臂,居高臨下看著兩人。
他寬大的手掌伸向前方,視線望向王伊景。
“行。”王伊景挑著嘴角,咬字用力。“奉陪到底。”
她將手覆蓋在陳廣宇上方。
兩人並排站立,視線默契地注視著對面的梁知。
“就剩你了,梁知。”陳廣宇提醒道。
梁知嘴角勾起笑容,起身走向兩人,將手放在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