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想了想,說道:“跟他們簽訂長期供貨合同,承諾不少於多少數量的購買量,他們應該是肯的。實在不肯,那就換一家供應商。”
“這……可能嗎?”
徐助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本來就不肯了,換一家就能答應?這邏輯不太對吧?
方既明笑道:“這些供應商,本身就有不少競爭對手。我們神州手機雖然不是國內銷售量第一的手機廠商,但卻是高階零部件的大頭採購商。失去低階零部件採購商無傷大雅,可失去高階零部件採購商,那利潤可就下降很多了。為了賬目上好看,他們也會答應的。”
是的,不少國外零部件供應商,都是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做買賣時不僅僅是銷售這個目的,還會在意利潤率。所以,方既明相信他們會同意的。畢竟,在股市賺的錢,可比做實際產品要快得多,這筆帳,方既明相信一般有實力的供應鏈公司都會算。
“那我去試試吧……”徐助華還是有點沒底氣。
方既明嚴肅地說道:“供應鏈的事,事關重大,一定要做好。我們要有議價能力,要多聯絡幾家有實力的供應商,不能讓一家獨大。這個道理,我想你也明白的。”
徐助華說道:“明白!”
“如果供應鏈充足,備貨量還能進一步擴大,不要侷限於50萬臺這個規模……”
方既明擔心徐助華膽子太小,還進而囑咐了一句。
但是,徐助華已經嚇得心驚膽戰了。
五十萬臺備貨量還少?
別這樣,徐助華覺得自己的小心臟有點受不了,這太考驗神經了!
要知道,神州的流動資金也就五十億左右,這才是發展了幾年後,拖了一兩個月的各種款項沒結清,才有的流動資金。要是把欠款結清了,把債務償還了,神州也就能立即拿出十億左右的流動資金而已。
十億的流動資金,對於一家電子裝置生產公司來說,看似不少,其實根本不夠一次備貨量的。
徐助華苦笑,方既明真的是不管理公司,不知道公司的困難啊!
但是,沒有方既明的大方向指引,好像神州也沒辦法在短短几年內發展到這種規模。所以,徐助華都陷入了理性和感性之間。
“事情,真的會這麼戲劇化嗎?”
徐助華結束通話電話之後,還是立即召開了供應鏈談判會議,親自安排得力干將,陪著他一家家供應商去談。這一次,一定要談下來一個好合同,把風險轉嫁到供應商那裡去……嗯,供應商其實比生產商有錢多了,他們也不怕生產商欠錢。
一些高階供應商還恨不得生產商欠它們錢,然後用股份來償還呢!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