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上映首日,《武狀元蘇乞兒》的熱度已經全網第一,碾壓其他春節檔的影片。
以至於黃利成都給方既明打電話了:“方董,我們的電影票房很可以啊!就算比以往低,可是依舊是穩居第一位。”
方既明這會已經買了票,準備去看同樣是喜劇的《寶貝的寶貝》,不是為了給競爭對手增加票房,而是為了看看國產喜劇電影進步到何種程度了。雖然,《寶貝的寶貝》是老瓶裝新酒,說的是親情的故事,但是加入了喜劇元素,似乎正是中國導演最擅長的煽情型別。方既明是一定要去看的,只不過晚上場次還沒開始罷了。
不僅如此,方既明還買了連軸的《販賣愛情》、《決戰龍城》這兩部影片的票,打算直接看到十二點多一點,才回去睡覺的。還是那句話,想了解國產電影的進步程度。其實,方既明只要有時間,都會親自到電影院去看電影,這是身邊的人都知道的事。
“黃董啊,多虧了你肯補貼啊!”
方既明感慨了一下,是啊,即便出品方肯補貼一塊多錢,可如果沒有發行方、院線一起補貼,這電影票價已經去到了20塊錢,一般人哪裡消費得起?哪怕是春節,也會嚇走很多觀眾好吧?為了籠絡住觀眾,不得不進行補貼降低票價。
這還是在金華,而在燕京等大城市,這票價早就飈升到25、6塊錢了。要不是春節檔以三四線城市為主,這一線大城市的票價,都能嚇退一堆觀眾。
而進行了補貼之後,即便沒有院線的補貼,大城市的票價也控制在22塊錢這樣子,算是很良心了。
這也是春節檔的一大特點,票價會臨時提升一點。
嗯,然後提升完之後,降不回去了,以前還有18塊錢的票價,可能未來都是20塊錢的票價。
至於三四線城市,可能就會升到18塊錢這樣。
不得不說,這對培養固定觀影人群是很不利的,因為票價實在過高。
其實,票房多少都是次要的,像現在,全國都找不到一億觀眾去電影院的,你叫票房如何升得上去?所以,方既明才用了補貼這個招數。
還別說,效果是立竿見影。
因為像《武狀元蘇乞兒》這樣的高質量電影才15塊錢票價,而《寶貝的寶貝》、《販賣愛情》、《決戰龍城》居然都在20塊錢以上,你叫觀眾怎麼選?再說了,如果一些電影院願意讓利一兩塊錢的話,票價瞬間回到了2002年的時候,已經是13塊錢一張票了,這樣吸引了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沒辦法,太值得了啊!
黃利成也是感慨,說道:“做電影的,都說成本高,恨不得從觀眾手裡拿更多的錢。可問題是,你票價那麼高,誰過來看啊?還是方董高明,居然想到補貼這麼一招。”
方既明嘿嘿說道:“這是在倒逼行業……”
這句話是方既明的心裡話,他確實是在倒逼行業,讓票價提升得緩慢些。
畢竟票房不是全部,觀影人數才決定了電影行業的未來。
如果中國能有兩億人以上的觀影人群,那麼電影行業還愁不能大發展嗎!
黃利成說道:“補貼要一直進行下去嗎?”他當然明白,這樣做很拉仇恨。你這麼補貼法,叫其他電影怎麼活?跟吧,說不定要虧。不跟吧,虧得更多。這樣一來,光明傳媒都成眾矢之的了。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如果能把票價打下來,那補貼就是值得的。我們要做的,是培養觀影人數。至於一時的票房,真不是什麼目標。”方既明太清楚觀影人群多了之後,會出現什麼狀況了。
就拿上輩子來說,當票價在30到35塊錢之間的時候,觀影人數突破兩億人次的時候,那麼出現30億票房的電影就不是夢了。如果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搞出一部超過50億票房的電影,說不定也是可能的,《戰狼2》的奇蹟,未必不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