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呢,方既明很感慨。
港片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這個世界的港片也很精彩。
但問題是,由於製作方面的制約,港片的世界觀已經越來越小,完全跟不上時代了。再加上內地演員的片酬猛漲,香江的演員看到了, 也一個個都北上搵食。甚至定居燕京的香江演員,也不在少數。
這些人才是聰明人。
要知道,香江現在的房價,是比燕京高很多的。
香江的演員到了燕京,也能買個超過一百平米,甚至幾百平米的豪宅了。
就算他們北上失敗,這幾套房子買下來都不會吃虧, 甚至比自身的片酬賺得還多。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一刻彰顯無疑。
但是,這也造成了港片的一蹶不振。像青春校園片,這個概念也是香江電影首先提出來的。還有武俠片、警匪片……那時候,香江被稱為“東方好萊塢”,就是這麼個由來。玩特技拍攝的時候,香江人甚至是好萊塢的老師。可惜的是,那都是曇花一現。現在的香江電影,早已不復往日盛況了。這其實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市場太小。
香江本埠的市場才多大?
幾百萬的人口,這個市場能有多大?
哪怕是覆蓋了東亞、東南亞和灣灣,市場也沒多大。再說了,那時候的香江電影海外市場也沒多火爆,甚至連在好萊塢都沒進入主流。這樣的情況下,隨著東亞、東南亞電影的逐漸成熟,香江的先發者優勢愈發衰弱。
再加上內地市場的龐大, 虹吸效應之下, 香江的電影工業算是徹底淪為三流了。
市場決定成敗, 這是電影的不二規則。
香江電影的衰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好在,方既明用另一種方式,把香江電影融入到了內地電影裡,也算是彌補了一番遺憾了。
“方導,這《逃學威龍》不是一部警匪片嗎?!”副導演都呆住了。
方既明嘿嘿一笑道:“要是誰想學《逃學威龍》,拍什麼警匪片, 那麼他們肯定仆街。《逃學威龍》的真正賣點,是‘逃學’啊!”副導演立即明白過來了:“哈哈哈, 方導, 你可真壞,故意誤導同行啊這是!”
“但沒誤導到你們。你看, 你不是想拍青春校園片了嗎?”方既明嘿嘿說道。
副導演苦笑道:“我才剛畢業, 能拍什麼型別啊,除了這個之外, 其他都拍不好。”
方既明讓秘書把他的劇本都拿來,說道:“看到沒,這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非常值得拍。”
“咦,這片名……”副導演有點嚇住了,“會不會被家長們舉報啊?!”
是的,中國最奇葩的群體就是家長。
動畫片要舉報,電影要舉報,這樣赤果果的宣傳早戀的電影,家長們還不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