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後呢,包龍星也發現,當官救不了已經腐朽的蟎清。
連皇帝,都跑去青樓叫鷄,這樣的皇朝,不垮才是怪事。
在告御狀的路上嚐遍了世間之苦,在青樓裡看盡了朱門酒肉臭的包龍星,選擇了急流勇退。然後,影片末尾還契合了野史,說是同治帝患上了花柳病而死。最後一幕實在是搞笑,包龍星明明對同治帝是“感恩戴德”,還收藏了一條龍底褲。
但是,聽說同治帝是花柳病去世之後,他忙不迭把龍底褲丟了。
可見,在包龍星心中,那個皇帝除了還有點良心之外,根本不算什麼值得尊敬的皇帝。
這是一部充滿諷刺意味的影片,比如說在公堂之上,大家講證據都難,要吵架才能分出高低。你要是不會吵架,連證據都沒辦法講。一個國家的法治敗壞到這種地步,真的是距離亡國不遠了。
比如說,蟎清末年的官,壓榨民脂民膏就算了,還官官相護,甚至草菅人命。這樣的事情,簡直是在諷刺那些吹噓蟎清的遺老遺少,這才是真正的蟎清!
比如說,蟎清末年的漂亮女子,即便是嫁入了良善人家,也一樣會招來禍端。要麼,就是在青樓賣藝,要麼就是在江湖賣藝。為什麼會這樣?這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很少看過電影的人會想。
只有方既明準備模仿來拍的時候,他才想了很多。
國之將亡,妖魔鬼怪都出來了。
哪怕是一個捕快的角色,都是那麼的血肉豐滿。貪財,好澀,且迷信權力——這就是豹頭,哪怕他最後成了包龍星的助手,也是被人任命的,他本質上還是壓榨百姓的劊子手,一旦沒人壓得住他,用他來做壞事,比常威更可怕。
以前看電影,方既明只覺得這一部電影很爽,很搞笑。
壞人得以繩之於法,好人得到了沉冤昭雪,皆大歡喜的結局。
可退一步來講,如果包龍星沒能上京告御狀成功呢?
戚秦氏是不是就要含冤而死?
常威是不是就逍遙法外了?
這些事情,細思極恐。
在那個法治崩壞的末代皇朝裡,藏著的,是百姓深深的苦難。
最後包龍星開了一家藥店,專門幫男人生孩子。看似整部電影無關聯,但也蘊藏著劇本作家的一個委婉諷刺——國家都快滅亡了,還不趕緊多生孩子,看能不能延續族群?這也是無奈,多生孩子了,最起碼能有一兩個活下去吧?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