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一旦可以透過造星來收割粉絲韭菜,那麼資本就會開始無序地複製。
然而,藝術的珍貴性和稀缺性就是不能複製。一旦複製,那就成了圈錢遊戲了。圈的是誰的錢?那肯定是粉絲的啊!
說得好聽點是圈錢,說得難聽點就是靠著小鮮肉的顏值來詐騙。誘導一些沒有判斷能力的未成年粉絲,透過各種途徑消費這些小鮮肉的產品。什麼花錢打榜、大量購買專輯……只要能為“哥哥”提升名氣的事,這些粉絲都在粉頭的帶領下,甘願付出。
說得更難聽點,這跟鞋教也差不多了。
然而德不配位,必遭殃災。這些小鮮肉真的要才華沒才華,要內涵沒內涵,就一個金絮其外,敗絮其內的草包金邊枕頭,只能收割粉絲韭菜,卻沒辦法真正出圈。如果華語樂壇走上這條路,倒退十年都是輕的,起碼倒退二十年。
其實不僅僅是上輩子的華語樂壇,好萊塢也是這樣。
藝術是千萬不能流水化生產的,一旦流水化生產了,那就是災難。好萊塢的影片在經歷了巔峰之後,開始了堆砌特效,放棄劇情,以至於大手筆投資的爛片迭出,真的是重新整理了各種三觀。為了圈錢,同系列的電影一部接著一部,一部比一部無聊。熒幕裡看似打得熱鬧,實際為什麼打,觀眾還是一臉懵13。
馮文耀看著舞臺上賣力彩排的方既明,即便是降低了聲浪,卻依舊認真無比,心中感慨。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
聲樂老師也點點頭,說道:“他是我見過唱功最差的歌手,但又是最勤奮的。現在唱功依舊不咋的,但也還能聽了。”
馮文耀:“……”
當著唱片公司老總的面說旗下最賣座的歌手唱功不行,這還好是自己人,要是外人,馮文耀都能當場翻臉了。不過馮文耀也知道,真論唱功,方既明也只能說是能聽而已,真的不算出色。
“我覺得還行。”
馮文耀仔細聽著,覺得跟錄音室版本也差不多,心中大石也放下了。
其實馮文耀最擔心的就是方既明的嗓子和氣息。嗓子就不說了,很多半路出家的歌手沒有正確的發聲方式,很容易毀掉自己的嗓子的。這跟做老師是一樣的,做老師的一般都有咽炎,原因除了吸入粉筆灰之外,更重要的是天天扯著嗓子講課。即便有了所謂的擴音器,也是隻能緩解而已。做老師幾年下來,嗓子不被毀掉的,都是一種奇蹟。
這就跟發聲位置有很大的學問了,這事問相聲演員最清楚了,而且是傳統的相聲演員。
傳統相聲演員入門第一課,除了練習嘴上利索之外,還要學會發聲,而且要習慣這種發聲方式。
不然的話,相聲演員在臺上演一段就是差不多半個多小時的,有時候還不止一兩場。特別是逗哏演員,這麼叨叨叨的講,沒用丹田發聲技巧,哪個傳統的相聲演員受得了?
至於氣息,那是歌手的看家本領。
練唱不練氣,那簡直是放屁。
氣息對一個歌手多重要?這完全關乎你的高音上不上的去,聲音平不平穩,氣息長不長……這麼說好了,你要是跟頂級歌手的專輯唱一次就明白了,沒練過氣息的普通人,很難跟得上最後那長長的尾音。
很簡單,人家懂得不斷聲換氣,或者人家氣息就是這麼長,而你不行。
練過和沒練過,差別還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