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突然笑道:“其實你不用擔心,我也會努力培養新人的。你看,《超級女聲》就是這麼一個平臺。”
聲樂老師想了想,似乎這條路有點狹窄,說道:“也不能全靠選秀啊?”
方既明說道:“對啊,所以qq音樂推出了音樂人計劃,就是把網路創作歌手都聚攏起來,給他們平臺,給他們推廣。如果有成功的,我們再把他們簽下來,全方位地培養。到時候,也需要你去教他們聲樂。”
聲樂老師嘆了口氣,說道:“你這個計劃行得通嗎?”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事在人為吧!”
確實,跟電影一樣,音樂也是看人的藝術。
如果你沒天賦,理論知識再豐富,也不過是個音樂匠人而已。如果沒有幾個天才出現,是沒辦法撐起華語樂壇天花板的。藝術藝術,最看重的是人。因為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銀河系還要大。
聲樂老師想了想,似乎也是這樣。他自己理論很不錯,唱歌也還行,但就是沒辦法創作出動人旋律。他寫歌也是可以的,但總是匠氣十足,寫不出動聽的旋律來。不客氣的說,這個聲樂老師也是作曲無數了,可沒幾首歌是真正打出名氣的。
反倒是方既明只出了兩張專輯,還有幾首影視歌曲,就紅成了這樣。一來是方既明的風格很新穎,很契合年輕人的喜好,二來何嘗不是方既明“天賦異稟”?不過這個聲樂老師也有點奇怪,怎麼方既明也會寫出好像《太多》這樣的匠氣十足歌曲。
不是說《太多》這首歌不好,這首歌的傳唱度也很高,旋律也朗朗上口。問題就是跟所有華語樂壇的歌曲通病一樣,總是差了點什麼才能成為經典。
或許,這就是差了一點靈氣吧。
正如那句話所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但沒有1的靈感,99的汗水啥也不是。
“我教倒是沒問題。”聲樂老師還是沒辦法抵禦方既明給的誘惑,年薪百萬啊,這給得也太多了。
這可是在2005年!
年薪百萬,都能在盛海買兩套房了!雖然可能還得貸點款,可終歸是兩套房!
“不過,也得是有發展潛力才好……”聲樂老師遲疑地說道,“就好像我教你,我不怕你沒靈感了。而有的人,學了樂理、唱法之後,反倒是迷失了自我……”是的,聲樂老師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了。挺有靈氣的一個歌手,天賦異稟的年輕人,卻因為學了樂理之後,變得匠氣十足了,都怕違反了樂理。
要知道,樂理是什麼?
那就是用來打破的!
旋律沒別的標準,好聽就是唯一標準!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那看他們自己的選擇吧,如果他們覺得自己還缺點什麼,那就安排他們學吧。”
聲樂老師點點頭:“只能這樣了。”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