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梁奇峰的演技是真的沒得說。這扮相又猥瑣,又可憐,但知道實情的方既明,是氣不打一處來,拿起一根雞毛撣子,之後順手一棍敲在垃圾袋上:“我叫你收拾, 你還在裝帕金森?來,你繼續裝我看看?帕金森是你爸啊,整天都在裝?別以為你幾十歲,我照樣揍你我跟你說……”
梁奇峰不敢再裝了,一邊嘟噥著說道:“不扮了,不扮了,我現在收拾咯……”……
然後鏡頭一換, 是兩個人換房間的戲份。梁奇峰跟方既明說道:“當然要換房間睡啦,沒理由兒子的房間比老爸的房間大的!”
……
電影其實就是拍的一個代入感。
如果沒有絢麗的鏡頭, 那麼真實感就是讓觀眾有代入感的前提了。
別看這只是一段小小的鏡頭,卻表現了兩個男人平日在家裡不修邊幅,家裡亂七八糟的情況。這是很符合人物性格的,比如周星星,他本身就是一個身手了得,卻喜歡錶現的人。這樣的人,肯定是粗心大意,且不會理會家務瑣事的。而曹達華就更不用說了,他號稱是萬年臥底,都臥底出經驗來了,扮一個人畜無害且有帕金森的中老年男人,這就不用幹活。這個介紹,在前面的劇情就有。
但是,這一幕更加加深了觀眾對曹達華的印象,認為他是一個猥瑣、號色、且不求上進的人。但是,觀眾卻覺得這很真實,因為臥底也是人啊, 他也會軟弱的。在孤立無援的情境下, 他只能儘量儲存自己。怎麼樣儲存自己呢?
當然是扮演弱者啊!
人性上,對弱者都是有忽略的。只要你是老弱病殘,對方就不會太重視你,因為你沒威脅。
只要解剖一下觀眾心理,就應該明白角色要怎麼演了。
跟特效大片不一樣,喜劇也好,劇情片也罷,都是要以細節打動觀眾的。
你演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一部電影的成敗,特別是主演和主要配角。當然了,一些花瓶演員就要求不用太高,及格線就好。可即便是及格線,對很多內地演員來說,都是挑戰,因為方既明的要求真的很高。
在別的電影裡面,可能及格線就是六十分,方既明起碼要求在七十分,你達不到,對不起,繼續演。
直到演得差不多了,方既明覺得保險了,幾個方位都有鏡頭了,那才算收工。不然你以為,方既明為什麼被稱之為“片場暴君”?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如果是專業演員,領悟能力不夠,靈氣不足的話,那鐵定會被方既明打擊得信心全無的。
演員建立起信心很重要。
就好像梁奇峰,建立起信心之後,各種配角那是信手拈來。
長期跑龍套的生涯,讓他的演技趨於自然。再加上跟方既明越來越有默契,梁奇峰自然而然的成了金牌配角。
可以說,中國有很多演員,但卻沒有多少專業配角。很多人也許能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好像每一部電視劇、電影都有幾個熟悉的配角面孔。不是沒有其他演員,而是沒能找到合適的配角。
但方既明的戲就不一樣了,任何一位演員到了方既明手上,那都能“化腐朽為神奇”,直接搖身一變成了頂級配角。
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方既明的嚴格,直接幫他們固定了戲路。
對於一些主演來說,固定戲路或許是一件不好的事。可對於配角來說,固定了戲路,等於固定了飯碗,再也不用擔心飢一頓飽一頓了。
這才是方既明在電影界裡的地位,不知道多少演員都搶著上方既明的電影。嗯,僅限於未成名的。
成了名的明星,就不想接方既明的電影了,那“片場暴君”的名頭,足以止小兒夜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