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費者對國貨的感觀是撕裂的,這裡面也有歷史原因。
曾幾何時,國貨以耐用著稱。
方既明記得,以前家裡有一臺七十年代的風扇,兢兢業業工作了三十多年,依舊能順暢工作——除了噪音實在有點大之外。這是因為在外國商品沒進入中國之前,國內消費品還是國企生產的。
那時候國企生產的產品, 以質量好、耐用聞名。嗯,除了科技含量確實不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缺陷。
等到開放之後,外國大量商品湧入,一下就把國企的產品比下去了。再加上沒有生產計劃,國企已經逐漸退出了很多國貨的生產行列。包括白色家電、衣物等等。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民企開始崛起, 但由於民企為了搶佔市場, 開啟了喪心病狂的價格戰, 把自己的質量拖垮了。
於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大家對國貨的認知是——價格便宜、質量差。
僅僅是過了不到二十年,國內消費者對國貨的認知就翻天覆地了。
誠然,外國商品確實不錯,但其實很多已經把生產線搬到國內了。因為中國有著大批廉價、且勤勞的工人,生產線搬來中國,能利益最大化。
可見中國不是沒能力生產高質量產品,而是很多人對國貨不買賬。偏生,國貨在國內的標準也比國外的標準低,這自然是惡性迴圈。
在世界範圍內,對於中國製造那是稱讚不已的,因為物美價廉。在國內,國貨是廉價質差的代名詞。很多人都知道,國貨優等品都是出口的,國貨次等品都是供應國內市場的。而一些國貨也不爭氣,出口的產品不敢有一絲偷工減料。但內銷的產品, 那是能省則省。於是,去國外買馬桶蓋的事也不算稀奇——正是這種奇葩現象的集中體現。
很多人就納悶, 怎麼去國外買國貨?
還不是因為質量問題。
但現在神州手機打破了大家對這一共識的認知,國外消費者瘋狂搶國貨手機,還不惜買水貨——因為神州手機在全球的質量都是一樣的。這讓很多人坐不住了,開始質疑是不是神州在炒作。
“神州手機為了營銷,是無所不用其極啊,這種謊都敢撒!什麼歐羅巴人搶購神州手機,開玩笑吧?”
“看來樓上對世界一無所知啊!我一個移民到大不列顛的親戚就問我,能不能從國內捎幾臺神州手機。你知道國內和國外的差價嗎,起碼在五百塊,還是歐元!”
“我知道,因為神州手機率先供應國內市場,在歐羅巴市場鋪貨不多。特別是高階機型,幾乎是一機難求。所以,歐羅巴市場的黃牛都瘋了,滿世界收神州n4+這個型號,最高都能給五百歐元的辛苦費。”
“什麼,國外還有黃牛?”
“瞧你這話說的,都是人,怎麼國內有的黃牛國外不許有?”
“醒醒,已經是新中國了,站起來,別跪著!”
“這麼說,神州手機火遍全球,不是吹的?”
“你不知道,這幾年神州手機引領了手機行業的創新,已經成定律了。你沒看到嗎,利庫亞都在模仿神州手機的設計思路。”
“我還是不喜歡全觸屏的手機,用起來太不方便了。鍵盤機能很快做到的事情,觸屏機非得看著做,比如打字……”
“我就覺得觸屏手機好,當然了,配上鍵盤更好。”
“你們不覺得神州手機的設計都很極端嗎?要麼就觸屏,要麼就什麼都不沾邊。”
“怎麼突然冒出來這麼多黑子啊,按照方既明的說法,都是鍵盤俠啊?”
“他們就是跪久了不習慣。”
“嘖嘖,我突然覺得方既明就是一個憤青,很多人不是說中國沒創造嗎?他就偏偏做中國創造,還賣遍了全世界。”
“對啊,太喜歡這樣有個性的明星了,這才是該粉的明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