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技術要受到供應鏈的制約,這是沒辦法的事。
就好像電容屏一樣,很多人不看好電容屏的未來,因為電容屏太容易跳屏了。這是因為在電容屏上很容易產生電流,導致手機誤以為是手指在觸控。哪怕是溫度和溼度等環境因素髮生改變,也很容易發生跳屏。甚至使用者在使用的同時將身體靠近螢幕就可能引起跳屏,更讓人無語的是, 在擁擠的人群中操作也可以能會引起跳屏。
哪怕雖然使用者的手指距離螢幕更近,但螢幕的附近可能會有許多比較大的體積大於手指電場的作用,這樣就會影響到觸控位置的判斷。這是電容屏一直得不到發展的緣故,也是最致命的原因。
還有致命的一點,是精準度不高。由於技術原因,電容屏的精準度比起電阻屏還有所缺。而且只能是用手指進行輸入, 在小的螢幕上還很難實現辨識比較複雜的手寫輸入。所以, 方既明規定的電容屏新款手機必須要螢幕超過4英寸。
螢幕小了,是根本沒法操作的。
不僅如此, 電容屏的成本還高,電容屏在觸控板貼到cd面板的步驟中還是會存在有一定技術困難。這也是良品率低的原因。
但是,電容屏的優點也很明顯,電容屏只需要觸控,而不需要壓力來產生訊號。電容屏在生產後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電阻屏需要常規的校正甚至經常校正。電容屏方案的壽命會長些,因為電容屏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動。電阻屏中,上層的ito薄膜需要足夠薄才能有彈性,以便向下彎曲接觸到下面的ito薄膜。
電容技術在光損失和系統功耗上優於電阻技術。電容式技術耐磨損、壽命長,使用者使用時維護成本低,因此生產廠家的整體運營費用可被進一步降低……
電容屏,就是這麼讓人又愛又恨。
方既明知道,電容屏是未來的趨勢,哪怕是什麼cd、oed螢幕,都是依託電容屏而產生的。
所以說,電容屏再多缺點, 也得硬著頭皮研發。
其實吧,電容屏技術更多考驗的是供應鏈質量, 跟手機廠商的研發技術沒什麼關係。不過呢,手機廠商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比如說,可以除錯系統,讓手機“智慧”識別人手的滑動,而不會產生跳屏現象。
徐助華現在對手機的理解,比方既明深得多了,所以他還是有點質疑電容屏技術的。
不過聽方既明說,未來不一定能整出電容屏手機,徐助華鬆了口氣,說道:“方董,那n5怎麼辦,還是採取n4的策略嗎?”
n4有點奇怪,就是低端型號是直板機,中端型號是滑蓋機,而高階型號又是直板機,雖然是全觸屏的。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中端機型可以用翻蓋,其他的不換。”
是的,要想坑一坑友商,那麼就必須要整得像模像樣的。
比如說,要進貨大量電阻屏零部件,比如說,也要進貨不少按鍵零部件……
反正吧,就是放煙霧彈。實際上呢,神州的主要研發重心已經轉移到電容屏上面了。
“我明白了。”徐助華還是很厲害的,一下就明白了方既明的所指。
同時開發n5,是為了保持神州一年釋出一款新手機的趨勢。如果電容屏新機能做好,那麼n5就沒有釋出的必要了。
徐助華承認,在電容屏新機面前,哪怕是n4+都沒辦法爭鋒,因為操控的體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