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臺,這不是我要鬧的問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收斂。”原本方既明也不是什麼仗劍直言的大俠,他也不過是順手而為的好心人罷了。但現在既然要打,那就打吧。
要知道,方既明已經不是初入商界的菜鳥了,而是知道一些內幕的。
當初方既明成立神州的時候,就曾經有一些資本要來投資, 都給方既明拒絕了。不僅僅是神州,還有360決定開發安全裝置的時候,也有人要過來投資。方既明都沒有答應,後來才知道,這些資本跟陳大磊脫不開干係。
這麼說好了, 國內的風險投資,也就是vc, 基本上沒辦法跟陳大磊脫開干係。很多行業是陳大磊看上的,那麼別人就不能染指。
為什麼陳大磊這麼牛氣?
就是因為陳大磊有個齊魯會,還有不錯的資本做後盾。他要做風險投資,就要求有超過50以上的回報率。大耳窿是不是利息很高?但其實,風險投資的回報率才是嚇人的,很多要求被投資的公司是超過100增長的。
如果沒達到,會怎麼樣?
那恐怕就只有對賭協議生效了,創始人被趕出公司。
說實在的,這跟當初趕走關楠教授是一樣的套路,只不過用在了企業的風險投資上面了。
有陳大磊和齊魯會在,國內的投資公司很多都是含恨而終的。因為中國太多聰明人了,做的企業創意是一個賽一個腦洞大。可陳大磊做風險投資呢,他經常面對幾個,甚至十幾個同型別的公司。把這些公司的創意都摸透了,再投資一個白手套公司,空手套白狼不至於, 但用最少的錢換取最大的利益卻是真的。
也就是這樣,很多公司被拿了創意,又拿不到發展要的錢,最後只能倒閉。
這才是陳大磊和他背後的風險投資,也叫風投。為什麼陳大磊被叫做“商業教父”,這是有原因的。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vc這一行水太深了,方既明也慶幸自己當年拒絕了那些風投。國外的風投,還講究點吃相。但國內的風投,恨不得敲骨吸髓!這種風投,其實就是陷阱,也是十個創業者,九個都陷入債務深淵泥潭中的導火索。
莫笳森顯然只是個電視圈的人,他不懂這裡面的商場險惡,只能說道:“那麼方董打算怎麼應付對方?”
方既明笑道:“他打他的,我打我的。”這絕對是戰略上的精髓。
對方打來,我避重就輕。我打對方,必然是打在七寸上面的,讓對方痛入骨髓!
莫笳森還鬆了口氣,以為方既明也不過是隨意應付一下而已。
殊不知,真正的反擊,從來都是悄無聲息。
第二天,就有不少保健品的負面新聞,悄悄出現在各大論壇上面了。
起初還不起眼,因為這些事這幾年也沒斷過。
要知道,這時候的網路跟十年後的網路不一樣。這時候的網路,其實就是精英們對事情的總體看法集合。但是,也不排斥裡面有公知美分的存在,只不過有方既明在,這些公知美分的謊言都被戳穿了。更重要的是,這時候的網路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講實話的,大家第一次感受到了資訊無差異的傳播。
保健品能不能吃?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