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有點意外,因為白頭嗨雕那邊,不是臉書的天下嗎?
“怎麼會專業?”
林清漪說道:“估計是因為更好玩吧,臉書的設定太過於老舊,大家都喜歡用好用的社交網頁。”
方既明明白了,這是因為牆的存在,所以百度眾尋網在海外佈局的時候,國內和國外用的不是同一個網。也就是說,全球的華人,都能在眾尋網上聯絡,偏生聯絡不上國內的人。這就是為什麼白頭嗨雕那邊的華人會感興趣,因為上面都是華人啊!
不僅有華人妹子,還有華人男青年。
咳咳,社交網頁嘛,天生具有認識朋友的功能,這你不能怪平臺。要說就只能說,眾尋網做得確實厲害。海外版本還有一鍵切換語言的選項,就在很顯眼的位置。如果你不懂中文,切換成英文介面就行了。不僅有英文,還有法文、日文、韓文……
所以說,在後花園裡攻破了臉書的防線,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由於眾尋網沒有軟體,只是一個網頁,白頭嗨雕那邊根本沒辦法阻攔。而且,只要你有手機或者郵箱,就能註冊。這樣的便捷度,讓很多歪果仁也趨之若鶩。
等臉書反應過來跟進的時候,眾尋網已經小成氣候了。
這真的是非戰之罪,因為眾尋網是集大成者,上面甚至聯合了跳轉連結的遊戲。就算以前不怎麼玩qq遊戲的人,被那些精美的頁遊蠱惑了一下之後,都有點躍躍欲試。再加上頁遊介面不斷說,下載qq遊戲平臺,可以獲得精美禮品。
其實,對於運營商來說,頁遊裡面的精美禮品不過是一串程式碼而已。
可這麼一來,卻能綁住眾尋網的使用者,也能增加qq遊戲的使用者,只能說,方既明已經讓產品形成了一個閉環。最關鍵是,百度搜尋契合到眾尋網裡,以不輸於gg的搜尋能力,吊打著臉書,這讓臉書很沒面子。
因為這樣,很多小報都選擇在眾尋網上釋出新聞訊息。
網路媒體平臺,就此形成。
於是,這就反過來成就了眾尋網。
生態圈,就是這麼建立起來。
不僅是白頭嗨雕那邊的小報,連帶著一些媒體人,都開通了眾尋網賬號,甚至還得到了十多萬的粉絲。這就厲害了,因為眾尋網可以髮長文章,這跟部落格沒什麼兩樣。可部落格,沒有這麼便捷的找網友認識網友功能啊!
這樣一來,眾尋網火,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呢,也有歪果仁抱怨,說眾尋網上的文章太長,又長又臭像老太太的裹腳布。這不能怪歪果網友,那是因為歪果仁大部分是普通人,普通人上的自然是公立學校。外國的公立學校是什麼性質?
那就是不學無術的代名詞,很多白頭嗨雕那邊的高中生,百以內的加減法沒有計算器都能算錯,就這教育水平?你讓他們看長文章,確實難為他們了,說不定一篇文章裡面有幾百個不認識的專業詞彙。
是的,英文跟中文不一樣。
中文你不懂,還能透過字形、讀音去揣測意思。可英文的專業詞彙,你不懂就是不懂。普通歪果人能讀寫的詞彙,最多也就三五千,頂天了七千八千。可英文單詞現在有多少了?保守估計已經破三五萬了。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