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董要發專輯了?”
磐石唱片總經理馮文耀臉色古怪地問道。
工作人員收到了方既明發來的打包檔案,一臉興奮地說道:“對啊,馮總,你看看,都是好歌啊!這deo的完成度太高了,還有這詞曲……我就沒做過這麼簡單的編曲工作!”確實,哪一首歌的編曲,編曲老師不是絞盡腦汁,不斷試驗,才能烘托出歌手的音色?
但方既明就不一樣了,直接把編曲都規定好了,編曲老師還需要絞盡腦汁嗎?
不需要了。
然而,工作量甚至還更大!
沒辦法,方既明要求的編曲太過於豐富了,豐富到編曲老師目瞪口呆的程度。
“就是這個編曲,工作量一樣巨大……”在場的另一位編曲老師略帶無語地說道,“馮總,你看看這些歌曲,簡直了啊!很多歌曲的主歌旋律,都是用一遍的,有才華就能這麼揮霍嗎?!”
馮文耀是懂音樂的,一看這些音程檔案,頭都大了。
“這是方既明寫的?”
馮文耀有點風中凌亂,這裡面很多樂器,他聽都沒聽過啊!
編曲老師們都點了點頭,也是痛並快樂著的感覺。“馮總,要做這張專輯嗎?”
“做!”
馮文耀一咬牙,說道:“怎麼不做?一定要做!”開玩笑,方既明的上一張專輯一年就銷了百萬張,這絕對是頂級的歌手。這些年下來,那張專輯累積銷量已經去到了400萬張,這樣的成績,已經讓海福唱片賺得盆滿缽滿了。
要知道,之前海福唱片跟磐石唱片是相差無幾的,甚至磐石唱片還要更好一點。
偏生海福唱片有方既明這個同名專輯的加持,所以磐石唱片就顯得逐漸沒落了。再加上出的專輯不行,拖累了銷量,導致債權方找上門來。要不是把唱片公司賣給了方既明,馮文耀真的得去當褲子還債才行。
編曲老師們也是摩拳擦掌,他們迫不及待想做這一張專輯了。
但是,這工作量巨大,要完成這所有的編曲,非得一個月左右才行。
那時候,方既明還會來錄音嗎?別說編曲老師們了,連馮文耀都有點沒底氣。說實在的,方既明在電影上的名氣,比在音樂上的名氣大多了,方既明會怎麼選擇?馮文耀自己都覺得,方既明會以電影為重。
然而,工作是要繼續進行的。
於是編曲老師們開始了電子音合成,開始了找各種樂器錄音,就為了做好編曲。至於人聲的和聲,還得等方既明來了再錄製……說白了,這張專輯裡面,要方既明配合的地方太多了。即便是把編曲都做好了,都還是差方既明的人聲和聲。
和聲有多重要?
這麼說好了,要是沒有和聲烘托,一首歌的耐聽程度起碼下降一個檔次。
所以一首完整的歌,不僅要有基本的詞曲,還得有好聽的編曲,和聲……這樣,才是一首成熟的作品。
為什麼方既明“寫”的歌讓人驚豔?
就是因為完成度太高了。懂樂理的人一看譜子,在腦海裡播放一段,就知道這音樂錯不了。當然了,前提是他們看了歌詞。不然的話,什麼rap,什麼饒舌,什麼嘻哈,都能把他們雷一個遍。
不是中國人沒接觸類似的音樂,是國內樂壇還沒人敢玩這麼豐富的元素!
r&b也就算了,可說唱什麼的,還真的太少。
即便是方既明的第一張專輯,也被人詬病,說什麼吐字不清,唱的什麼玩意。咳咳,但這妨礙方既明的專輯大賣嗎?並不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