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突破到90奈米的工藝製程,那麼提高晶片效能是一定的。
雖然國內沒辦法擁有這麼先進的光刻機,但只要技術突破,那麼在灣灣的tsc也好,灣灣k也罷,都能為神州生產晶片——有生意沒理由不做啊!
而突破90奈米工藝製程,也不過是一年的事情,再有半年實踐論證,就能設計相應的晶片了。到時候流片成功,400hz以上的晶片絕對是手到擒來。<hz的處理器效能也是可以達到的。
所以說,工藝製程,才是提升晶片效能的最佳方法。
當然了,晶片設計也很重要。
這一方面,不得不說國內還是落後於白頭鷹的。別說,就連。
當年蘋果的a4處理器,與喪星s5pc110的核心佈局是相似的,不過蘋果在a4上進行了極大程度的最佳化和定製,摒棄了蘋果4或ipad所不需要的模組,並加大了二級快取以提高效能。所以,a4在蘋果4上大放異彩,最後贏得了手機的高階市場。
實際上,蘋果的a4處理器和喪星s5pc110都採用了rtex a8構架,但是蘋果的a4處理器的2二級快取達到了640kb,而喪星的s5pc110的2還是512kb。
最為關鍵的是顯示卡部分,雖然蘋果a4處理器採用的poervr sgx 535顯示核心不如喪星s5pc110的poervr sgx 540,但是蘋果a4處理器採用了顯示核心與ra直連的方式,這種巨大的差異相當於獨立顯示卡的獨立視訊記憶體和整合顯示卡分享視訊記憶體ra)。結果不言而喻,蘋果a4處理器獲得了更高的效能提升。
這就是蘋果的實力,不服都不行。
<c和喪星代工的,但這設計實力,絕對吊打一眾友商。
也正是因為蘋果有著a系列處理器,每一代蘋果都能引領高階手機的銷售,最終蘋果拿走了全世界手機市場上的80利潤。
方既明太明白晶片的重要性了,不然他也不會自主研發晶片,還想盡辦法搞高階的光刻機。
可惜,很厲害,方既明就算是孫猴子,也拿這個沒辦法。
就好像數學題一樣,你不會就是不會。晶片製造也是一樣的,你就是沒辦法。
不過嘛,現在佈局也還不算晚。
就跟上輩子華為一樣,哪怕,但一樣可以設計流片啊!只要保持設計水平,那麼未來就能翻盤。
方既明所做的事,徐助華有點理解,有點也不理解。
就好像現在要設計全觸屏手機一樣,這不是逆潮流而行嘛!
好在就一款高階機型,歐羅巴那邊的市場可能會大賣,徐助華也沒太大的牴觸。試試唄,萬一真的很受市場歡迎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被夾得鮮血直流,就是吃得滿嘴是油!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