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校門外,林清漪跟著同學走了出來。
一襲白裙,配著一雙稍稍加了高跟的鞋子,看著就像是在水中盛開的芙蓉。
方既明在車上看著,笑得很燦爛。
下了車,方既明在遠處笑著,林清漪也看到了他。似乎跟那幾個白妹子說了什麼,就走向了方既明。
“你不是說下午才到嗎!”
林清漪很開心,她已經在波斯頓這裡生活了接近半年,已經差不多適應了。方既明再看一旁,那是給女保鏢買的車,兩位女保鏢那是盡忠職守,哪怕是校園,也是經常進去的。方既明很滿意,笑道:“這不是給你驚喜嗎?”
林清漪笑得很開心,她知道自己能在白頭鷹這邊生活得那麼充實,不用去勤工儉學,方既明是不可或缺的。要是按照林家那個財力,其實要在2004年這個時間段供起一個留學生,那還是太困難了。即便林清漪有全額獎學金,但生活費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更重要的是,林清漪能心無旁騖的進行學術研究。
方既明笑道:“在哈佛還適應嗎?”
“挺適應的,其實我回家住得不多。”林清漪笑道。
兩個人其實已經有了一點隔閡,但方既明在牽起她的手之後,隔閡消失不見了。
絮絮叨叨的,兩個人說了很多分別以後的事。
“我聽說,《少林足球》已經快要突破四億票房了?”林清漪有點詫異地說道,“之前白頭鷹這邊的新聞都報道了,說是中國電影在崛起。”
方既明搖了搖頭,說道:“哪有這麼快,崛起這個詞,起碼再過幾年吧。現在的中國電影……一言難盡。”
事實上,在經歷了特殊時期之後,還有一些導演不喜歡演商業片,還是鍾情於文藝片。這樣的電影氛圍,其實很拖節奏。要知道,影視自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具備著商業性質。要是硬生生拔掉它的商業性質,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樣可笑。
特別是在國家已經取消拍片任務之後,一些導演還沉浸在過去不能自拔。這樣不思進取的態度,已經算是被時代拋棄了。
以方既明為代表的新生代電影力量,看似強大,實際上還有很多導演被壓著不能起來。
但方既明更看重的是編劇,中國的編劇,就一直是個弱項。
要不是有東方中文網的建立,說不定中國還沒有一個編劇聚集的地方。這對中國電影,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可很多人不這麼看,因為……東方中文網的出現,打斷了他們對影視圈的壟斷權。
於是,這就是方既明遭到那麼多圈內人攻擊的緣故。
不過,ho cares?
林清漪善解人意地說道:“沒事,事情都會變好的。”
“不說這個了,我們去逛街吧!”方既明興致很高,他確實是第一次到波斯頓,想看看波斯頓的社會狀況。白天還好,沒那麼危險。
“那走吧,不過下午我還有課。”林清漪偷笑道。
“行,肯定送你回來。”
方既明一臉壞笑地說道。
其實,方既明早就準備好了。
在逛街之後,方既明帶著林清漪來到了一個教堂。
教堂裡面,沒有人,因為不是禮拜。
但教堂裡面,有一個神父。
“喂,方既明,你帶我來這裡幹嘛,告解嗎?”林清漪還是一蹦一跳的,顯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