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劇情,幾乎都是訓練和比賽推動的。
其中穿插的搞笑段落,都是點綴,為了主線服務。
體育型別的電影難拍就在這裡了,很多時候沒多少臺詞,全都是動作。怎麼用動作進行搞笑?
估計上輩子只有卓別林最懂。
說實在的,《少林足球》的動作喜劇片段,還是差了點意思的,當然了,這已經是很搞笑了。最起碼從現場的反饋來看,起伏的劇情調動了大家想看下去的心。也沒多少個觀眾起身去廁所的。
最後一個片段,方既明改了劇情,因為對方不可能是科技變得那麼厲害,只能是功夫加上高科技興奮劑),所以方既明選的是少林派的對手——魔教。魔教弟子加上興奮劑,簡直就是非人類,於是這劇情更加合理了。
不然的話,一些個球員打了興奮劑也未必能那麼厲害啊?
好比鵝國世界盃,鵝國隊就是全員嗑藥那種,還真的贏下了不少比賽,但也沒說一路碾壓。足球終歸是需要技術的,所以魔教弟子就讓劇情更加合情合理了。
決戰有二十分鐘的戲碼,從備戰到頒獎,這是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把大家看得緊張到不行。
配樂上,這一次方既明讓蔡雨澤和孫詩薇他們自由發揮,意料之外的,居然還很不錯,因為糅合了上輩子最經典的武打配樂,決戰時候聽得特別燃。
方既明那浴血奮鬥的場面,還有門將、後衛全都受傷的悲壯,都被配樂渲染得淋漓盡致。
甚至有一些感性的女觀眾,都看哭了。
當然了,三師兄在比賽開始前,還打了個電話給別人那一段,方既明也進行了惡搞。
“喂,阿珍啊,我是田雞,其實二十年來……我一直有句話想對你說,我愛你!”
“我是阿強。”
“哦,那麻煩把這句話轉告你老婆。”
……
就這麼一通無厘頭的電話,把觀眾從悲憤的情緒中暫時拖離了出來。不是情緒不連貫,而是預示著,事情還是有轉機的。
原版的沒有這一段的,但是在花絮裡面有。方既明知道,有時候無厘頭的搞笑,比一本正經的煽情更好。
不知道當初周星馳是不是太想得獎了,所以才想著正經一點。所以《少林足球》有很多地方明明可以搞笑的,卻非得變得有點敘事的風格。方既明當時重溫了幾遍之後,得出一個結論——還是周星馳以前的電影搞笑。
是周星馳沒有搞笑功力了嗎?
當然不是,是周星馳想得獎了,他想拿一個影帝。
在梁朝偉拿過好幾次影帝之後,周星馳也想拿一個。他知道香江評委的尿性,如果一味無厘頭,不管周星馳他自己多麼努力,評委也會不待見的。比如《濟公》,因為周星馳最後加入的那一段happy ending,主題昇華沒那麼徹底,所以香江評委根本看不上——那就是一個無厘頭的喜劇片。
這很傷了周星馳的心。
從演技上看,周星馳的演技絕對是走心派的,只可惜很多人看不到,只記住了他的搞笑。
但方既明不需要得獎啊,當然是怎麼搞笑怎麼來。
至於觀眾情緒連貫不連貫的,不在方既明的考慮範圍之內,只要電影搞笑,觀眾喜歡看就行了。
隨後,三師兄被徹底打倒,浴血奮戰的方既明,眼看著要進球,卻被對方守門員用鐵柱子反彈了出去。
這又是一個轉折點,因為這體現了主角懂得動腦筋,用球的旋轉改變路線,欺騙對方守門員的判斷,達到進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