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根本不擔心《少林足球》的放映問題,因為這絕對是精品。
不同於原版,這一版的少林足球更加的酷炫——畢竟電影的特效技術發展太快了,兩年就要更新換代。原版的《少林足球》,是2000年前後製作的,而方既明的這一版,是2004年前後製作的,如果嚴格來算,這特效技術已經有兩代的代差了。
如果是一代的代差,還能用演技彌補一二。但兩代的代差,就跟你看《少林足球》和《功夫》的對比一樣,確實在細膩程度上不能比。
特效,在這個年頭就是燒錢的代名詞。更別說還燒掉了那麼多錢,方既明覺得一定能收回成本的。
至於能有多少票房?
那就看消費者們給不給力了。
方既明看得很清楚,隨著房地產的興起,社會各個階層的工薪水平也在上漲。去年燕京的平均工資可能只有兩千八,但今年已經能去到將近四千了。這是因為賣地稅收上來了,財政有盈餘了,就把城市繼續規劃起來,建造更多的公共服務設施。而工人們拿到了工資,就去繼續消費。
最關鍵的是,房地產貸款更多了,銀行也能發放更多的貸款,收入也高了。再加上建築材料的消耗增大,也變相給工人增加了工資……
可以說,房地產關聯到許多行業,只要正府有明確的規劃,那麼就能刺激經濟的發展。
不僅僅是燕京,在其他一二線城市都是這樣。
因為有城市化程序的計劃,開發新區,所以經濟都在蓬勃發展。
一時間,似乎僅僅在一年之內,中國人變得有錢了。
這一系列的變化,也體現在了票房上面。以前,票房過億好像很難。但今年上映的電影,已經有兩部突破一億票房大關了。方既明就知道,觀眾的潛在消費能力被釋放了出來。當然了,這個釋放還不明顯,因為有網路影片的衝擊,很多盜版商會帶著攝像裝置進入影院,直接錄下正在上映的電影。錄下來了,直接放到影片網站上,然後,這些上映的電影傻眼了。
所以,不火的電影,在票房上就倒大黴了。
以前不管什麼電影,只要排片率在那放著,那麼票房超過一百萬基本沒什麼問題。
可現在呢,一溜的爛片只有幾十萬票房,讓投資人血本無歸。
方既明也在苦惱這個問題,在版權沒得到尊重的年頭,做電影太難了。要知道,上輩子《功夫》,就是被這剛剛興起的影片網站給坑了一波,直接損失了不少票房。要不然,按照《功夫》這樣的電影,哪裡會只有1.6億票房?
當然了,這也是單單是內地的票房,還沒帶上全球票房。《功夫》的全球票房,也有一億美刀的。
只能說,這部電影有點生不逢時的感覺。
為了減少偷錄、上傳電影對票房的影響,方既明直接在網路上揭露了這個現象,想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可惜的是,對於版權問題,國內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到是有多麼嚴重的事情。單單是上輩子2004年開始,到2009年之間,被盜版光碟、盜版網路影片坑掉的電影,不計其數。
行業損失,起碼是幾百億之多。
要知道,電影行業的上稅是很高的。
電影票的稅錢就不說了,還有電影院的消費稅等等。
而正版光碟十幾塊錢,要交兩三塊錢的稅費,這些都被盜版奪取了。不僅如此,還相應地減少了行業從業人員。可以說,在國內不重視版權的這段時間裡,影視圈流失了很多人才。只有等到2009年之後,才總算是恢復了元氣。
畢竟,行業不景氣啊!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