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於洋卻知道,好電影來自於不斷試錯。
很多時候,導演和演員都不知道自己能去到什麼境地,他們僅憑感覺,覺得自己或者演員能演得更好一點,所以不斷地試錯。
於是,經典就誕生了。
於洋參演了不少方既明的電影,他早已找到了類似的感覺。但拍了電視劇之後,於洋發現自己對演技的理解又倒退了,所以只能回來重新找找感覺。這不是於洋矯情,是他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要求。
《武狀元蘇乞兒》的隱喻和諷刺,其實貫穿了整部片子。
但這部片子跟《濟公》不一樣,它不是說教式的,而是把社會的另一面以搞笑的形式展現給你看。看似喜劇,實則是悲劇。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武狀元蘇乞兒》,就能看出來了。就是洪日慶遇到蘇燦那一段,蘇燦不是在做夢嗎?其實後面發生的事,都是蘇燦的夢,現實是他依舊被廢了武功,成了一個一輩子都窩囊的乞丐。
如果從這個角度解讀,周星馳拍的電影都是悲劇。
再一個,看看武狀元決賽上面,一個管員居然能有八十萬兩身家。要知道,多少窮苦百姓五兩銀子就能過豐衣足食的一年了,可想而知這些管員貪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即便收了銀子,那個老鄭也抵不過權勢相壓。
的幾句話,就能讓老鄭倒戈相向。
不僅在判決上偏向曾格林沁的侄子博達爾多,還在決賽的兵器上動手腳。要不是蘇燦武功更高,還真的要著了道。最後,還是老鄭頂不住壓力,要判博達爾多勝利,成為武狀元。要不是豬隊友趙無極給的袖箭有毒,蘇燦還真的沒辦法扭轉乾坤。
然而,事情是不會停止針對的。
這時候,充當被矇騙角色的皇帝出現了。
電影裡沒有表述,但方既明推測,皇帝要求蘇燦寫自己的名字,也是有人告密的。比如說,趙無極買通了皇帝身邊的太監,比如說曾格林沁用某種渠道透露了武舉有人舞弊的訊息,以此威壓老鄭,且讓皇帝多疑起來。
不然的話,按照以往的慣例,哪裡有皇帝現場檢驗武狀元會不會寫字的橋段?
偏生,這一次武舉考試出現了。
於是,蘇燦被發現了,因為他根本沒辦法騙過去了,他確實不會寫自己的名字。這就呼應了開頭,蘇燦那個龍飛鳳舞的塗鴉,那真的是塗鴉。
從這個劇情設計,你會不會想起職場裡被人陷害的經歷?
雖然是搞笑的喜劇,可未必沒有現實的影子。
更諷刺的是,影片中的偏心裁判,也諷刺了金元影響下的體育賽事。只要是有下注的體育賽事,必然會在賠率上體現貓膩一二。更別說,很多人都知道體育賽事是能被操縱的,打假球早已不是新聞。
看看現場的百姓,用爛菜葉,臭雞蛋亂扔的場景,那不就反應了廣大民眾的呼聲嗎?
方既明從這個角度看,就理解了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劇情。看似荒誕的背後,其實是很深的諷刺,比《濟公》略顯直白的說教,不止好上了一籌。所以說,周星馳和杜琪峰差別有多大?就在思想上足以體現。
於洋也感受到了這個劇本的偉大之處,有點懊悔地說道:“早知道,我不拍《射鵰英雄傳》都要演這個啊,太不過癮了!”
方既明嘿嘿笑道:“難道是我給的片酬不香?”
要知道,《射鵰英雄傳》給於洋的片酬是一集五萬塊錢,也就是說,六十多集的電視劇拍下來,於洋足以收入稅前三百多萬了。這已經是一線電視明星的身價,哪怕是電影明星,都未必有這個片酬。更別說,參演《武狀元蘇乞兒》的於洋,只能拿到兩萬片酬,還是兩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