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個帥,買個熱搜,這粉絲漲得嗖嗖的。
然後瘋狂割粉絲的韭菜——不買專輯,你不是真愛粉!不買電影票,不包場,你不愛哥哥了……各種亂象就出來了。
同樣的道理,上輩子資本裹挾線上教育也是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數以億計的中小學生只能線上上課。這就讓資本看到了曙光。要知道,以前的學生補課,老師再厲害,也只能教幾個班的學生。但線上教育就不一樣了,只需要背好教案,就能成為一名“老師”。這就是流水線,能批次複製的產品。
很多這些“老師”練得最多的,不是教學,而是“話術”,怎麼讓家長產生焦慮,怎麼讓家長心甘情願再掏錢出來,讓孩子繼續補課。
這樣的“人才”,在國家“雙減”正策下,頓時灰飛煙滅。
這就是中國的魄力,不能讓這些東西成為破壞教育公平的所在。當然了,教育公平是相對的,有錢人享受到的教育資源,還是窮人家永遠都享受不到的。然而,這還是能保證基本公平,讓真正有能力的孩子脫穎而出。
神奇的是,這些“老師”線上上教育遭受巨大打擊的情況下,居然和一個行業無縫對接上了,而你也很難猜到是什麼行業——沒錯,就是保險。保險業的話術,跟他們之前練習的話術幾乎一模一樣,所以說這更加魔幻。
資本的裹挾,實在是太嚴重了,能輕易讓一個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電影市場垮掉。
方既明呢,只能儘量去做這個市場,撐起這個市場。但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他成立了公司,培養了演員。更重要的是,他培養了一批編劇。事實上,影視劇的靈魂是編劇,編劇不行,從根子上就爛掉了。
有這批稿酬已經得到了大幅提升的編劇,中國未來的電影市場不用太過擔憂。哪怕是被資本裹挾了,方既明也有能力抗衡之。再說了,方既明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
現在,方既明要樹立自己的品牌,就是“東方夢工廠”出品,必屬精品。
只要這個概念樹立起來了,那麼觀眾就會認可東方系列的影視劇,這樣推廣市場就容易多了。
《武狀元蘇乞兒》,就是這個品牌夯實的基礎磚石,海選演員這是必須的。
即便方既明覺得調教新人演技很累,但也必須要去做,他可沒多少時間在娛樂圈墨跡了。以後的時間,最多一年拍一部電影的他,更多的精力將放在公司的發展上面——這才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的名,樹的影。
方既明剛剛放出訊息要海選演員,結果報名的人數就爆棚了。
全國各大藝術學院的學生,娛樂圈還沒成名的小演員,甚至一些上班族都來報名了。
誰都知道,做了“明女郎”之後,那可是一部電影就成名的,以後生活就不用愁了,片約不斷,代言不斷,通告不斷……這樣的誘惑之下,有幾個人抵擋得住?
方既明知道,這裡面不乏有些真的喜歡錶演的人,可有時候運氣就是差這麼點,方既明沒有“慧眼識人”——畢竟這個環境變了,沒人會知道有誰在未來是大明星。選角這件事吧,其實就是在選最合適的演員。只要合適的演員就行,其他都是次要的。
不過呢,也能趁機吸納一些有天分的演員進公司,反正簽約成本不高,一旦成名了,反而是個驚喜。
所謂的“星探”,也不外如是。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