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董,新年好啊!”
方偉軍領頭,帶著胡燕蘭、方既明給顧源弈、蔡欣玲和顧弘業拜年。方既明覺得吧,這要是真論起來,應該是顧源弈帶著全家人到自己家給自己拜年才對。從商界地位來說,顧源弈看模樣也算是到頂了。可他方既明的商界地位呢,還在“蒸蒸日上”。
不過吧,兩家都好成這個模樣了,顧家在之前也援助過方既明,方既明也不會在意這個虛禮。
方偉軍又去跟顧源弈請教問題了,這是如飢似渴。沒辦法,方偉軍沒多少底氣。但方既明不一樣,即便自己不懂,手底下也有不少專業人士。特別是在融資方面,方既明直接僱傭了一支專業團隊,每年養這支專業團隊的錢都超過千萬。
為什麼這樣?
就是私募基金對於融資的陷阱挖得太深了,一般人根本沒辦法看出來。像方既明以前那樣,仗著飛訊、百度發展勢頭好,一刀切不接受任何對賭協議且愛投不投的態度,現在是一去不復返了。主要是因為網際網路寒冬已經過去,就算是飛訊、百度也沒辦法撼動那些私募基金的原則了。
畢竟,私募基金第一要素就是賺錢,第二要素就是風險管控。除非這個私募基金不是專業人士在打理,不然的話風險管控的原則下私募基金會讓你籤一堆協議的。所以,為了讓名下其他公司更好的融資,避免陷阱,方既明專門請了一個從國有私募退休的大佬過來,手把手教導一些年輕人熟悉私募的協議套路。哪怕是這樣,方既明都還不放心。
私募基金說白了,就是資本無處安放的貪婪屬性!
方偉軍這種態度其實是很好的,最起碼他懂得放空自己的心態學習。
顧弘業拍了拍方既明的肩膀,說道:“小明,咱們快畢業了啊。”
“感慨了?”方既明笑道,“你該不會想去讀研究生吧?”
“有公司拖累,我現在畫畫都得預約時間了。”顧弘業的語氣中有點無奈。
方既明樂了,說道:“你這是把公司看得太重要了。我說過,你要掌控人事權、財權和重大決策權,就能完全掌控一個公司,何必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一個老闆,最主要的工作是想著怎麼把公司發展起來,”
“說得容易,做得難啊。”顧弘業搖了搖頭,說道:“我也在培養人才。可不知道為啥,我總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來培養,培養到一半,覺得這人不行……”
“……”
方既明不知道說點什麼,其實這才是創業的常態,哪有一帆風順的?都是磕磕絆絆,最後也未必能成,說不定還有倒閉破產重組的呢。“要靠制度管理,而不是靠人管理。人才不人才的,其實不算很重要。重要的是制定制度,然後堅決執行制度,然後隨時觀察、準備改革制度!”
是的,一個公司要善於革自己的命,才能生存下去。
想當初華為任老爺子是打死都不做手機,不止一次放出過這種話來。後來華為手機短暫做到世界第一,是“真香”定律嗎?不是,是任老爺子敢於革自己的命,甚至還會在公司內部大會上,公開承認自己的決策失誤。
這就是企業家的魄力。
不是所有人都是方既明,哪怕是方既明也有紅利用完的時候。再過十幾年,方既明也就成了普通人了,再無光環。
所以,方既明已經開始了輪值ceo制度,雖然只是雛形。方既明打算再過一些時候,等他畢業之後,就立即宣佈成立決策團隊,一共八個人,加上方既明就是九個人,方既明不做ceo,但有投票權。由這八位個公司最高階別領導輪流執掌公司,每人半年,重大決策需要超過半數同意才能執行。所以,方既明這一票異常關鍵,而且方既明還有一票否決權。當然了,方既明是不會輕易使用的,這會打擊那些輪值ceo的積極性。
顧弘業嘆了口氣,說道:“嗶哩嗶哩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嗎?”
這是實話,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華為。在工資沒給夠的前提下,很多公司信奉什麼“狼性文化”,結果折騰下來把公司折騰垮了。你也不看看華為給的是什麼工資,你給的是什麼公司,好意思說“狼性文化”?要知道,“狼性文化”不是領導吃肉,員工吃素,甚至吃屎的!這樣的員工,能“狼”得起來?這也未免太搞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