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熙說道,“已經找到了編劇,幫我修改劇本了。”
“衚衕的故事?”
方既明想了想,“這個是一個大話題啊,我想想看,應該是一個老四合院裡的故事?”
孟光熙吃了一驚:“你也想到了?”
“我隨口說說的,也沒看過你的劇本。”方既明順口說道,“我的意見是,可以拍拍家長裡短的事。從老四合院的人開始講起,敘述一下中國近三十年的發展變化。如果你能拍這個主題,票房不敢說多高,但國內拿獎是沒問題的。”
方既明太清楚了,這種隱形歌頌的影片,最是能得到國內評委的喜愛。沒辦法,你總得迎合一下上面領導的口味才行啊!再一個,說不定觀眾也喜歡看。現在有能力進電影院的消費人群,大多是在那個時候長大的。
別的地方票房怎麼樣,方既明不清楚。但是在燕京地區,絕對是受歡迎的。
“老方,你跟我想一塊去了。要不這樣,你來幫我監製一下?”
孟光熙高興地說道,他太想拍這個主題了,之前是因為故事沒有多少衝突,所以顯得很乏味。
但經過編劇修改之後,已經充滿了戲劇衝突,而且人物性格特徵鮮明,有力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再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三十年的滄海鉅變,這會讓人有一種置身大時代的澎湃之感。這樣的電影,其實中國很缺。說句實話,這樣的電影,應該是上了年紀,比如四五十歲的導演來拍的,根本輪不到孟光熙,因為三十年前他還沒出生!
然鵝諷刺的是,要麼這些導演覺得這樣的電影“過於”歌頌,所以不想拍。要麼這些導演覺得不能海外拿獎,所以不屑拍。所以,這樣好的題材,居然沒有一部電影。就算是有,也是站在高角度拍的,根本沒有拍到平頭百姓生活的精髓。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監製很花費時間的,我不知道有沒有時間,你可以找多一個監製,我做副手把把關就行。至於怎麼拍,可以參考一下我的《情聖》。”是的,之前的《情聖》,就是方既明契合了時代而改編的,效果也很不錯。
孟光熙回想了一下《情聖》的劇情,發現確實是這樣:“那確實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林辰皓插了一嘴,說道:“老孟,你的電影是要怎麼拍?”
“在燕京拍了。”孟光熙笑道,“衚衕的故事,還能去到哪裡拍?”
“那我幫你。”林辰皓也想過一把電影的隱。畢竟每一個演員,都有一個大銀幕的夢。哪怕是話劇演員,也是想著演電影的。
林辰皓雖然成名了,他飾演的項少龍,讓很多女粉絲都為之尖叫。可是呢,林辰皓總覺得自己還能再突破一下。
方既明笑了笑,說道:“於洋,你就不想自己做主角嗎?”
“我要想的話,早就做了。”於洋懶洋洋地從洗漱間出來,剛剛才刷了牙,洗了臉的他,拿起方既明買的早餐,不客氣地吃了起來。“之前多少電影,要哭著喊著求我去做男主角,我都沒答應……”
林辰皓揭穿道:“是因為錢給得少。”
於洋不否認:“而且劇本也不好,做演員,總得有點追求吧?”
方既明點了點頭,其實孟光熙、於洋和林辰皓,他們都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人嘛,總是要有點追求才行。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