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笑了笑,沒有揭穿他。
“黃董,你覺得上映也行,但得來個保底發行和對賭協議,你覺得怎麼樣?”方既明對現在的電影市場也沒信心,他不得不這麼做。
黃利成一愣:“啊?這……我得考慮考慮……”
事實上,方既明已經傾向於十一黃金週上映電影了,但該談的條件,還是得談的。
這一次,方既明代表的是製作方,和發行方討價還價。
黃利成也深知這一點,他得好好規劃一下,才敢答應方既明。畢竟保底發行和對賭協議,都是不能輕易簽下來的,要是真的沒達到預期,訊息洩漏出去了,光明傳媒輸得褲子都不剩!股價?那時候股價不跌破發行價,都要偷笑了。
方既明心中已經樂開了花,其實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光明傳媒是一個大塊頭,把投資、發行和院線都佔了,雖然投資和院線只是一部分,可已經給了方既明很大壓力。似乎脫離了光明傳媒,自己的電影就沒辦法拿到高票房一樣。這麼說吧,生意場上雙方的體量不對稱,其實很危險。特別是一方的命脈被另一方所掌控,那簡直是在走鋼絲。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上輩子蘋果更改供應鏈,最大限度跟中國供應鏈脫鉤。於是,一大批依賴著蘋果生存的上市公司,已經快死掉了。
這就是體量不對稱的後果,實在是讓人不得不防。
“這樣,黃董,我們見面再細談。”
方既明說道,“要不我去你們公司吧!”
這裡也是一個心理戰術,方既明敢單刀赴會,自然是有恃無恐。黃利成對於方既明即將提出的條件,他也會慎重考慮。這就是心理戰術,對方敢來自己地頭提條件,那必然是有所倚仗的。
殊不知,方既明還真的沒什麼底氣。
雖然知道《鹿鼎記》是好電影,可問題是這是一個不正常的電影市場,能拿下多少票房,方既明是真的沒底。
但這樣並不影響方既明單刀赴會,去和黃利成談判。畢竟真正有求於人的,是黃利成。
這麼一來,大家的處境都差不多了。方既明不著急讓電影上映,對他來說,十一檔期和春節檔期是一樣的,差別只在票房多少。如果黃利成願意把利潤分成讓出來,那麼方既明就十一檔期上映。
如果黃利成不肯讓出利潤,那不好意思,方既明想選擇最穩妥的上映時間。
剩下的,就看黃利成怎麼選擇了。
如果黃利成選擇保證自己的利潤,那麼不好意思,方既明不伺候了。
如果黃利成選擇翻臉,方既明也有退路,其他發行公司巴不得他們的合作崩壞。
如果黃利成選擇妥協,方既明就在十一檔期上映電影。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全看黃利成怎麼選擇。
方既明覺得,他應該會選擇妥協的。股價,就是黃利成的弱點!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