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建小區的核心,不再是小區,而是一個超大型……什麼商業綜合體。”胡燕蘭說道。
“超大型……商業綜合體?”不明所以的方偉軍,根本不知道胡燕蘭在說啥。
“其實就是一個超大型的商場,但這個商場裡面什麼都有,有超市,有電影院,有ktv,有遊戲城,有書店,有茶樓,有火鍋店,有各種吃飯的店……”胡燕蘭說道。
“瘋啦,幹嘛做這個?”
方偉軍眼睛都瞪大了,根本轉不過彎來。
“你傻啊,只要有這麼一個商場,周圍的商業是不是帶動起來了?”胡燕蘭白了他一眼,“再加上配套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這配套設施立馬就齊全了。這設施齊全了,房價不比市中心還高?”
方偉軍說道:“可……這……”
“兒子還說了,以後想把自家的電影院,都開在這樣的大型商業綜合體裡面,這樣他的電影就不會為排片犯愁了。”胡燕蘭補充了一句。
方偉軍還想說,這樣跟他的初衷不符。但聽了胡燕蘭這麼一說,方偉軍改主意了:“還別說,這超大型商業綜合體,還真的有得做啊!”
“最重要的是,咱們兒子說了,以後是電商的天下,實體店會越來越難做。我們呢,開超大型商業綜合體不是主要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扶持實體店,租金可以少收點。以後單單是租金,我們每年都能進賬不少現金流……”胡燕蘭說道。“再說了,咱們公司有沒有能力開發這樣的‘城’,還是兩說呢,先把這手上的樓盤建起來賣掉再說吧!”
方偉軍也明白,做人要腳踏實地,做公司也是要腳踏實地。但長遠的發展規劃還是要有的,方偉軍想了想,說道:“咱們兒子說的農村包圍城市,是不是靠這樣‘造城’去包圍?”
胡燕蘭怔了怔,說道:“應該是吧?”
方既明要是知道他們這麼理解,肯定會啼笑皆非。
事實上,方既明對房地產所知不多,他完全是按照碧桂園曾經的發展路線,給父母做參考的。沒想到,父母是直接曲解了方既明的意思,都朝著“造城”去努力了。好吧,如果造城能成功,其實也算是另一個萬達。
萬達的模式其實還是不錯的,後來轉而去搞影視文化的。沒辦法,那會中國的城鎮化已經超過60了,房地產已經進入存量時代。萬達轉型,也是預料之中。重資產的模式受制於房地產的週期,高利潤暴利的時代過去了,輕資產模式才能更快發展。最重要的是,萬達這樣才能進入三四線城市。
但問題是,中國人對於房子的“需求”,是一套挺好,兩套不多,三套給孩子的狀態。除非,房子真的太貴買不起,不然的話,中國人還是想要買的。
方既明不會說,房地產會發展到頭,這會打擊方偉軍和胡燕蘭的積極性的。
方偉軍這會就信心百倍了:“做,肯定要做。兒子要做的事,我們全力支援!‘造城’算什麼,真正建設”
胡燕蘭也是這麼想的。
也只有中國人,不止是為自己活著,還為先輩,為祖宗活著,更為了後代活著。雖然很累,但中華民族就是這麼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生生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比如,那些為了學位買房的父母們……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