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電影市場遇冷了。
陽光傳媒董事長曹廣福看著送來的每日電影票房報告,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幸好沒有定檔春節啊,這下滑也太多了,以前一部電影一天就能拿下一千萬票房,現在加起來才一千萬……”
扶額之後,曹廣福突然想到:“方既明讓人撤檔,是已經預見到了這個情況?今天才是2月2號……”
曹廣福後怕不已,要是他硬著頭皮選擇了春節檔,那麼《刺王劍客》別說突破2.5億票房了,哪怕是2500萬都偷笑了。
“方既明居然看得那麼準?!”
這樣的對手,讓曹廣福一陣無力。就好像一個毫無缺點的敵人,你沒有獲勝的希望那種無力感。哪怕曹廣福投資的電影,已經是國內票房第一,卻只拋開對手一千萬的票房——《情聖》的票房是2.4億。
而且,曹廣福遠遠沒有收回成本,需要去到海外上映,才有可能收回成本。但是方既明的《情聖》不僅早就回本了,在東南亞、東亞,甚至歐美的華人區上映也獲得了不錯的海外票房,累積超過八千萬美刀了。
這樣的成績,羞煞國內所有電影人。
曹廣福也知道,如果論全球票房,他是被秒殺的那個。
“以後方既明的電影上映,還是避開點吧。”
曹廣福嘆了口氣,總算是接受了這個現實。不接受不行啊,誰跟錢有仇呢?
就好像上輩子周星馳的電影上映,不管是哪位有志於票房的導演,都會選擇避開的。哪怕避開一週也好,免得跟人家撞上了。人家的名頭擺在那,就算電影質量不怎麼樣,也會下意識避開的。
當然了,周星馳的電影每一部都很不錯,但說實話,周星馳是一個一流的演員,二流的導演,他親自執導的電影,劇本都不算很出色那種。比如《長江七號》,《美人魚》,《新喜劇之王》……甚至可以說,《美人魚》和《喜劇之王》都只是合格之作罷了。
可能是因為並非周星馳出演,所以別人也演不出那種無厘頭的韻味吧。
唯一還不錯的,居然是《西遊降魔篇》,立意什麼的都挺好,但還是逃不過“西遊”這個冷飯,已經翻炒無數次了。至於《西遊伏妖篇》,那不過是周星馳監製罷了,不是他拍的。
一樣的道理,現在方既明“氣候”已成,大家都想著要避開他的電影檔期。
唯有一些小成本製作,或者說是想搏一把的,才跟方既明同一個檔期上映。
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是曹廣福一個人。
潤寶影業的董事長黎潤賓,也是後悔不已。是的,他的電影也提檔了,結果僕到不能再僕。“唉,這市場,算是完了……”
果然,隨著春節檔首日票房的出爐,一些計劃在元宵節,甚至計劃在三月份上映的電影,都紛紛跳票,撤檔。沒辦法啊,現在局勢還不明朗。哪怕是最樂觀的人,也不敢說三月份電影市場就恢復了。
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不可抗拒的因素有這麼多。一旦出現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那麼電影市場就會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