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年,就是陽光傳媒最關鍵的年份,能不能上市就看明年的財報了。
“不行,我不能自亂陣腳……”
曹廣福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仔細分析了網上的討論。突然,曹廣福靈光一閃:“對啊,現在網民不算多,我還能依靠報紙、電視翻身!”想到這,已經不在乎虧錢的曹廣福,立即著手製定報紙、電視的一攬子宣傳計劃。
宣傳方面,當然是避重就輕地宣傳破了多少記錄,票房如何如何,能拉幾個觀眾進電影院就拉幾個。
這是一場與訊息傳播速度賽跑的比賽,曹廣福覺得,網路不一定是主流,真正的主流還是傳統媒體!
還別說,經過曹廣福這麼一番操作,還真的給他拉回了不少的口碑。
《刺王劍客》確實有自己獨到的優勢,很多觀眾也買賬。
最關鍵是,很多人喜歡這樣故作高深的電影,他們能掌控話語權,能解釋電影為什麼這麼拍,有何深意。說白了,就是能讓他們裝13。
於是,哪怕口碑分化之下,也沒有像之前的電影那樣,票房斷崖式下跌。甚至,因為炒起了熱度,《刺王劍客》的票房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突破了五千萬!
黃利成給方既明打了電話,說道:“方董,對不住啊,我沒想到曹廣福會這麼果斷,不過你放心,電影宣傳這一塊,我肯定會跟上去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既明也注意到了《刺王劍客》的不尋常,笑道:“沒事,人家這是兩年磨一劍,拍得也算不錯,有這樣的票房很正常。這樣吧,宣傳方面不要停,我繼續去引導一下輿論。”
是的,曹廣福可以引導輿論,方既明自然也可以。
而且,方既明的手段更加高明。不外乎是讓大家看到,線上和線下為何會口碑兩極分化而已。
在時間進入2003年之際,《刺王劍客》的負面還是爆了。
沒辦法,網路的力量還是挺大的,有些影評人抓住了報紙、電視上的無腦吹捧,一頓亂批之後,觀眾也回過味來了。這不,在不清楚誰對誰錯的情況下,大家都理智了起來,沒有再一股腦衝進電影院。
“《刺王劍客》好看嗎?”
“武打設計很不錯,畫面也挺好的,但劇情……實在有點看不懂。”
“我也覺得是,很多時候莫名其妙的。”
“那看來網上說的都是真的,報紙、電視也太會騙人了,我還打算週末去看呢。”
“我勸你還是別去看了,看了你會很鬱悶。這結局看似很深度,實則經不起推敲,侮辱智商那種。而且這樣的結局,對得起《刺王劍客》這個片名嗎!”
……
這樣的對話,在全國各地的辦公室不時上演。
於是,《刺王劍客》的票房開始頹靡了,也呈現出了不可挽回的斷崖式下跌。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