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裡繼續播放著特效,劍氣縱橫,掌風呼呼,十分精彩。
而鄧有成的臉上,也很精彩。
是的,面對這麼一個選擇,鄧有成兩難了。
說實話,很多中國商人創業,一開始是不想融資的。很簡單,因為對於很多中國商人來說,百分百控股才是王道,他們不稀罕別人的投資。哪怕生意做不大,那這份生意也還是自己的。一旦融資了,就要分股份給別人,說不定最後自己都要離開創立的公司。
鄧有成的想法,跟普通中國人很像。他有事業心,但建立在公司是百分百控股的前提下。他也有進取心,咬牙買了能買到最好的裝置。他還有經營的頭腦,看得出未來是特效的天下。然而,他的想法很傳統。
我的生意,必須全部是我的,我不想跟別人分享我的事業。
但是,鄧有成也不是沒看到一些公司透過融資,做大做強了,他也羨慕。可真正面對抉擇的時候,他還是猶豫了。
伍嘉榮笑道:“鄧總,這有什麼好考慮的,好事啊!”
方既明也說道:“我要的股份也不多,10就好。”
鄧有成鬆了口氣,他還真的怕方既明獅子大開口,一下就要走30以上的股份。既然只是10,那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只要10的股份嗎?”鄧有成怕有歧義,連忙再問了一遍。
“當然。”
方既明笑道,“我那麼多公司了,也管理不過來啊,還是投資好了。”
鄧有成放心了,說道:“方董是我的偶像啊,我管理這麼一個工作室,都覺得自己幹不過來了。可方董還有那麼多公司,我一定要向方董學習一下經驗才行。”
方既明有點尷尬,說道:“我對管理是一竅不通的,能做的就放手,讓專業的人去管理。”
鄧有成:“啊?”
伍嘉榮也有點尷尬。
確實,東方夢工廠算是方既明到過最勤快的公司了,可方既明依舊不怎麼管理。說白了,方既明只看重高管的人事權、財權和大方向決策,其他的管理,方既明一概不問。
這不是方既明不想管,而是根本管不過來,那就索性不管了。
現在來看,公司發展得也不錯。
事實證明了,一個老闆需要做的不是管理,而是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而是把控最重要的決策。
伍嘉榮看場面有點尷尬,連忙問道:“鄧總,如果現在要做電影特效,接近好萊塢那種,你有把握嗎?”
鄧有成想了想,以專業人士的角度說道:“還是有難度的,我只能說盡量做到最好,不能說一定能做到。”
方既明嘆了口氣,也知道這特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要做好特效,除了花時間,用錢砸之外,別無他法。但是做好了,對國家來說也很有裨益——最起碼能擴充很多就業崗位!要知道,電影是一個工業來的,不僅在拍攝階段如此,在後期也一樣如此。
“能做到最好就行,實在不行,我再想想辦法。”方既明無奈地說道。
還能想啥辦法?不就是去鷹醬那邊找好萊塢特效公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