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刺王劍客》快上映了,你打算看嗎?”
“哦,武俠片啊?沒什麼期待,《盤龍臥虎》也就那樣,更別說是模仿《盤龍臥虎》的。”
“這麼說也對,聽說方既明的新電影《鹿鼎記》又是在春節檔上映,這個值得期待啊!”
“我看過預告片,嘖嘖,實在是搞笑啊!”
“我算是明白了,方既明在笑星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
類似的對話,在全國的辦公室裡都有交流。這年頭沒多少娛樂,看電影是很多一二線城市工薪族的娛樂,更是小青年約會聖地。至於三四五線城市,由於電影院的稀缺,看電影並不算火熱。
當然了,供需矛盾之下,才會讓人去投資電影院。這需要國產電影的崛起,或者說是國內電影市場的崛起。這不,去年電影總票房超過了十二億,這就足夠一些投資者把目光投向電影院了。
據不完全統計,單單是2002年新建的電影院就有一百多家,新增了將近五百塊大熒幕。本來國內只有一千八百多塊大銀幕而已,現在都去到兩千三百多塊了。也就是說,《情聖》能突破兩億票房,是因為電影院多了。不然的話,也就一億多的票房而已。
電影院多了,票房就會高,這是必然的。
當然了,電影票漲價也是其中的原因。
其實按照觀影人數來說,《情聖》比《我的野蠻女友》的觀影人數只多一點,要知道,這兩部電影的票房相差是五千萬左右啊!
所以說,這電影票漲價才是最關鍵的。
此時的方既明,也很無奈。進入了十二月份,他的生活陡然忙了起來。最關鍵是,忙也算了,還忙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僅要準備期末考試的舞臺劇表演,還要操心公司。最關鍵是,央視春晚那邊動不動就要集合彩排、稽核,都快把方既明整瘋了。
好在,方既明發現這個狀態不對之後,開始調整時間,抽出時間來打磨下一部電影的劇本。
沒錯,這一次方既明打算拍《少林足球》。
因為國足輸了。
是的,2002年的世界盃上,國足輸了。
那是六月份的事情了,那時的網路上,鋪天蓋地都是世界盃的聲音,可惜的是國足依舊沒辦法小組出線,甚至三場比賽一球未進,被人灌了九個球,吞下三場失利。結果呢,全國從支援到痛罵,國足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
其實方既明想說,這已經是國足的巔峰了,不要罵,不然以後怎麼罵?
以後國足一代比一代差,別說進世界盃了,連世界弱旅都能輸,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這一屆國足還敢打敢拼,不滿足於防守。可接下去的國足呢,別說拼了,連射門都是軟綿綿的。
方既明也是很氣憤的,兩輩子了,啥都改變了不少,就特麼的國足一點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