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節目播出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想象中的方既明,跟真實的方既明差距很大。
因為從小,方既明就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雖然大家不想承認這一點,可事實如此,人家方既明親口承認了。
但是,很多心靈雞湯的熬湯者們並不服輸,他們愣是又把方既明從小學“藝術”這點拿出來說事,證明了“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人家也是從小就學習藝術的,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還有的說,方既明是典型的興趣是最好老師的模板,因為對一件事感興趣,就能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來。
方既明看完這些雞湯後,忍不住要吐血。
敢情這解釋,還不如不解釋呢!
幸虧方既明接受能力強,名人嘛,不就是拿來作文舉例子的?
習慣就好,習慣就好。
方既明如是安慰自己。
隨著節目的播出,在《情聖》下映前三天,票房勉勉強強突破了兩億,這也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然而,方既明卻被推上了國內最強導演的寶座。嗯,網友們封的。
畢竟在這個只看成績的年代,方既明有國際大獎,還有票房加持,他不第一,誰第一?
然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方既明更能得罪人了。國內的導演圈,別的不說,已經有人開始排斥方既明。
“一個演員出身的人,也能拍戲?”
“別以為拍了幾部賣座的電影,就把尾巴翹起來了!”
“這小子,不懂做人啊!”
……
反正類似的話,在導演圈子內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
這裡面,底氣最足的,就是金森了。
國內現階段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刺王劍客》,即將上映,金森是春風得意,志得意滿。要知道,這一部電影,是打算衝擊奧斯卡金像獎的,因為每一個鏡頭都是用的大製作,每一個鏡頭都在追求唯美的視覺享受。
是的,這些導演就是有這種文青毛病,覺得藝術類的鏡頭更受歡迎。因為他們覺得,電影嘛,不就是視覺上的藝術嗎?
是這麼說沒錯,能把鏡頭調教好了,也是很厲害的。
但太注重追求鏡頭的唯美感,那一定會顯得拖沓。
藝術片導演為什麼瞧不起商業片導演?
就源自對鏡頭的優越感。
殊不知,這種玩鏡頭的電影,太過於拖沓,一個把握不好,整部電影立即陷入一種沉悶的感覺。
唯美的鏡頭,必須放慢了速度。
整部電影都是慢動作,你想看嗎?
所以說,為什麼文藝片票房不好,這是有原因的。
其實,《刺王劍客》是因為一個彎彎導演,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後的模仿之作。這一點,金森是不會承認的。那一部電影叫做《盤龍臥虎》,說的是江湖上的恩恩怨怨。看似打得很精彩,各種花裡胡哨的輕功、劍法、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