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一部電影的分紅,演員不拿,還將這筆錢繼續投資到這家公司。
投資了之後,要拿股份吧?
那麼持股之後,可以賣吧?
這賣的錢,交稅是不是少了?
你瞧瞧,多簡單。
還有更加隱蔽的,比如分期付款,不是一次性付清。演員一次取得的片酬拿的越高徵的越多,對於這種“超額累進稅率”實際上這裡也有漏洞可鑽,很多商家和明星私下達成協議透過分散支付的方法逃避了加成徵收的稅額。
還有的演員,直接要求拿“稅後片酬”。也就是說,硬是把成本轉嫁給了製作方。根據稅法規定,由於“源泉扣繳”便於管理,就是明星的個人所得稅由出品方代扣代繳。比如圈內認可的某明星出場費是多少,這個出場費應該是稅前的。但是明星們都會要求製作公司按照稅後金額全額支付。從表面上看,明星們是遵紀守法了,但這是影視產業的一種陋習。
因為“明星”依賴症之下,“稅後片酬”橫空出世。反過來,從業人員的工資水平低,不及明星的萬分之一,也影響到了作品本身的質量。很簡單,中國娛樂市場往往輕視創意,缺乏對創意產業的投入,而大都是透過“明星效應”追求短平快的賺錢效應,娛樂圈的這種思維也是造就中國明星勞務費奇高的原因之一。
於是,中國的娛樂圈作品質量日漸下滑,最後除了飯圈大喊“真香”之外,所有人都覺得臭不可聞的地步了。
可以說,中國娛樂市場這種明星高片酬畸形發展的局面,只會制約中國娛樂業的發展。演員過高的片酬擠佔了娛樂產業鏈條上其他方面的投入,譬如編劇、創意等,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目前普遍創意缺乏,智慧財產權不受重視的原因。
方既明不管其他人,是他公司的藝人,就得老老實實交稅。
不是為了什麼,就怕萬一有人要整東方夢工廠,最起碼對方也沒有明顯的把柄。
明星犯法,最多的情況就是偷稅漏稅。
方既明雖然是最苛刻的給他們交了稅,但其實是為他們好。
可惜,林辰皓也不領情。
“小明童鞋,我覺得你不厚道,有奸商的潛質。”
於洋撇了撇嘴,說道:“什麼潛質,就是奸商好嗎!這差點扣了一半!”
方既明好整以暇地說道:“奸商什麼的,別亂說啊,熟歸熟,亂說我一樣告你們誹謗的。這收稅是國家的事,你們跟我說沒用啊?”
林辰皓:“……”
於洋:“……”
孟光熙這時候插話道:“我說,你們這錢也不少了,還糾結什麼啊?演員是靠片酬不錯,但不也還是有商演、活動嗎?所以,好好接通告就行。”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