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罵你這個不要臉的,怎麼了?”
……
不得不說,這會的網路環境並不友好。
咳咳,哪怕再過十幾年,網路環境也不見得有多友好。
當年陳向南跟主流相聲界鬧掰的事,其實沒多少人知道的。那是因為陳向南曾經有一次有上春晚的機會,卻因為主流相聲界的阻撓等等因素,陳向南最後還是倒在了春晚第四審。你說,這仇可比海深了。主流相聲界則眼紅“向佳社”能靠著小劇場養家餬口,別看一場只有一百多人,但一張票能賣十幾二十的,也不少了。而且一天演兩場,下午場和晚上場,一天營業額加起來,也有個三四千。扣去跟茶樓的分成,也有兩三千的收入。後臺幾個演員一分,每人一天一百塊錢還是不成問題。
這樣的話,一個月就三千的收入了,在2002年這會,妥妥的高收入啊!
要知道,一個普通燕京工人這會的收入,也就一千多不到兩千!成功的白領要多點,但那也不過是兩千多。
說相聲的,能趕得上高階白領,你說主流相聲界能不眼紅嗎?他們吃國家飯的,一個月才那可憐巴巴的千把塊,眼紅得眼珠子都要瞪出血來了。
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週末才是“向佳社”最火爆的時候,一天掙個五千不是問題。
這樣的話,演得多的演員,平均一天拿個兩百多不是問題。別看只是多了一百,可一個月就是六千收入了,哪怕是在燕京,也是妥妥的高收入了。
凡事就怕有對比,主流相聲界一看人家那收入,再看看自己這收入,不眼紅才是怪事。
所以,主流相聲界在明裡暗裡的,都在詆譭“向佳社”,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
但很多吃瓜群眾不知道,就看著他們在對罵,覺得異常精彩。
不曾想,這是給“向佳社”最好的宣傳,立馬就有人問了:“向佳社的小劇場在哪啊,有燕京的朋友知道嗎?”
“最近去燕京旅遊,突然想聽相聲了,求地址!”
“燕京的相聲還有小劇場?我以為就津門有呢!下回去燕京,我也要聽聽看。”
……
一水的吃瓜群眾,打算去給“向佳社”捧場了。主流相聲界一瞧,傻眼了,都啥事啊,他們都下場帶節奏了,你們還不明白嗎?人家那是“三俗”相聲啊,庸俗、低俗、媚俗!主流相聲界都急得跳腳了,沒想到還是給“向佳社”在變相打廣告,這也是沒誰了。
方既明也留意到了這件事,哈哈大笑。他太清楚了,只有小劇場,才是相聲的根。脫離了小劇場,相聲就沒有生命力了。本身相聲就是草根文化,是下里巴人在閒暇時聽的消遣玩意。你非得弄得高大上,講教育意義,誰聽?
做人最忌好為人師,別說你是相聲演員了,哪怕你是真正的老師上臺講相聲,觀眾也不會買賬的。
所以說,主流相聲不行,是根源上出錯了。
用那句話說就是“脫離群眾”!不走“群眾路線”的相聲,肯定是失去土壤的。沒有了土壤,相聲還能成長?不枯死都算好了。
迴歸小劇場,才是相聲唯一的解。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