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認真地說道:“電腦只不過是我們掩人耳目的手段而已,真正的戰略重點,從來都是手機,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必須也是手機。”
徐助華嘆息一聲,因為方既明已經強調過很多次了。
可問題是,在2002年這會,中國手機使用者都沒兩億,雖然超過了網民數量,可誰會覺得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畢竟這會固話還是比手機便宜的!要知道,2001年底,根據手機行業報告顯示,中國手機使用者只有1.1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隻打電話,不發簡訊的,更沒有什麼移動夢網之類的。
所以,徐助華透過手機行業報告來看,手機增長潛力比不上這個市場的紅海屬性,根本不值得進入啊!
“你不要覺得以前我們做的大多是獨門生意,就以為沾沾自喜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只有兩個月到半年之間。”方既明認真地說道,“不管你是多麼獨門的生意,都離不開供應鏈。別人想進入你的市場,只需要半年時間就行了,你就必須接受競爭。而手機呢,也是如此。
我們要是有技術的話,為什麼不進入這個市場競爭一番?再說了,你看看利潤率。雖然手機競爭很激烈,但是低端手機都要賣一千塊錢以上,成本可能只有五六百而已。而高階手機,能賣個七八千,上萬的也不少見。成本呢?可能兩千都不到。
這樣的市場,不進入說得過去嗎?”
方既明說的當然是極端例子,因為有的品牌再高階的手機也賣不到一萬。而有的品牌再低端,人家都要賣三千。
徐助華被說服了,他說道:“明白了,方董。”
“好好研發,爭取早日生產出我們的手機。對了,電池方面,跟惠能那邊訂貨,看看能不能找到便宜的鋰電池。螢幕找京方的,或者是飛馬的。能國產化替代的,儘量替代。”方既明早就開始手機佈局了,可以說,手機產業是方既明最用心經營的一個產業。
但問題是,因為底子薄弱,沒辦法快速進入市場就是了。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方既明也是深深嘆息一聲。
太早進入手機市場,有弊有利。
利是在於,手機市場前期是真的好賺,哪怕是比國外品牌便宜很多,都能大賺特賺。弊端是,如果習慣於這個功能機的輝煌,恐怕就無法看到智慧機時代的鼎盛了。
……
跟方既明有一樣的煩惱的,還有方大集團。
是的,陳大磊決定進入手機市場,已經不是一兩天的新聞了。
經過樑欽源的運籌帷幄,很快就把手機生產線接上了,還有供應鏈也談妥了。
不得不說,這就是人才的能力,一出面就能把事情辦得妥妥帖帖。陳大磊欽點梁欽源做接班人,是有道理的。
“陳董,手機生產線已經開始除錯了。”
梁欽源在陳大磊辦公室進行彙報的時候,直接點出了這個問題。
“哦?”
陳大磊看了看梁欽源遞過來的報告,仔細看了一遍後才問道:“手機設計還沒有定型?”
“這還需要另外購置模具生產,所以需要陳董你來拍板決定。”
梁欽源是不敢做這個決定的,因為手機大家都不懂,這不是電腦啊!電腦多簡單,機箱設計一下,再換個顯示器,就是最新版的電腦了。至於晶片、記憶體什麼的,都用的供應鏈技術,也不需要動腦筋。
陳大磊問道:“這手機功能怎麼樣,能比得上其他品牌嗎?”
“跟其他品牌是差不多的,因為大家的供應鏈都差不多。別的品牌該有的功能,我們都有。”梁欽源說道。
陳大磊搖了搖頭,說道:“那不行。我雖然不懂做手機,但我懂營銷,沒有特點的營銷,怎麼打動消費者?”
“那陳董的意思是……怎麼做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