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既明知道他們的轉變,會很欣慰,因為國產電影終於開始重劇本,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改編了。
主流電影圈,終於要向專業化拍攝妥協了,這是好事。
不可否認,有些才華橫溢的導演,往往能透過修改劇本而成為經典之作。但修改不好,電影拍成爛片的更多。最關鍵是,只要劇本好,導演根據劇本來拍,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因為剩下的都是演員的錯,是演員沒演好。但如果修改了劇本,那不好意思,就是導演的鍋。
就那上輩子最火的金庸劇來說,按照原著的時間線拍攝,那是絕對的經典之作。
但偏偏有人不信邪,要改編。於是,東方不敗成女的了,新版《笑傲江湖》簡直可笑。還有新版《俠客行》,劇情和人物設定上簡直辣眼睛。方既明以為,2001年版本的《俠客行》,由於演員不出名、服裝道具土裡土氣,除了武打設計之外沒什麼亮眼之處。不曾想,對比新版《俠客行》,那簡直是經典之作啊!
可見,修改劇本往往是仆街的多,成功的少。
主流電影圈能認識到劇本的重要性,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要想打敗方既明,就要用方既明的方式。
方既明是什麼方式呢?
在外人看來,就是極重劇本、分鏡頭,拍攝時要一絲不苟地按照分鏡頭拍。
這個不是秘密,因為電影圈說大不大,同行之間互相打探訊息很簡單的。黎潤賓得到的訊息就是這樣,所有他覺得,方既明能把電影拍好了,是因為尊重劇本。即便這個劇本是方既明自己編撰的。
於是,黎潤賓才想到了小品改編這條路。
不得不說,黎潤賓還是很有想法的。
與黎潤賓想法類似的,還有曹廣福。但曹廣福沒有著眼於春晚小品,而是大力收購現成劇本。
可以說,整個電影圈,都被方既明帶偏了。
咳咳,這是偏向好的方向,最起碼,是觀眾獲益了。
回到燕京的方既明,已經不怎麼去關心票房了,因為口碑擴散,觀眾自然而然地被吸引進電影院,根本不用去宣傳了。自來水的宣傳威力,比方既明親自出場都大得多。唯一的煩惱是,方既明已經喪失了做普通人的樂趣,去到哪裡都可能被人認出來,然後跟猴子一樣被人圍觀。
太難了。
這不,搞得方既明只能躲在四合院裡,跟林清漪談談情,說說愛。
嗯,唯一不爽的就是,每天都會有不速之客的到來。
這不,顧弘業今天登門拜訪了。
“我說小明,你也太不仗義了吧,回燕京都不等我?”
顧弘業帶著白曼柔過來的,一進門就說了這話。
而白曼柔呢,則眼睛滴溜溜地轉著,打量這四合院。
方既明沒好氣地說道:“你丫的,我不是叫你了嗎?你自己說不想這麼快回校的。”
顧弘業想了想,還真是這樣:“那你過年回來也不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