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問道:“為什麼,不是挺好寫的嗎,多火爆啊?”
“我去看來了,覺得這電影真沒什麼內涵啊,就是一味的搞笑。”這個記者看來是個文青。
主編也去看了電影,說道:“我覺得這就是他的特色,好萊塢的電影一樣沒什麼內涵啊,大家不是一樣買賬?再說了,怎麼沒有內涵了,電影裡的親情,不是隱藏在搞笑下面的嗎?”
老記者吐槽道:“我全程都是樂呵呵的,劇情什麼都想不起來了,怎麼寫啊!”
“那就從喜劇電影的角度出發,把方既明推上喜劇大師的座位。”主編說道。
老記者瞪大了眼睛:“喜劇大師?”
“對啊,你不用說喜劇大師,就說方既明開創了喜劇電影的先河,奠定了國產喜劇電影的基調。”主編認真地說道,“我看吶,《五嶽劍俠》也很難打敗《整人專家》,實在是太好笑了。”
老記者有點震驚,這麼寫的話,是捧殺嗎?
主編好像看出了他的顧慮,說道:“捧殺不捧殺的,方既明還在乎嗎?人家是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導演,名氣早就有了。金熊獎導演,開創一個喜劇型別算什麼啊!”
這麼一說,這個老記者也想明白了:“得,但願不會被方既明敵視。”
主編嘆了口氣,說道:“國產電影,需要這樣的鯰魚,不然的話,一潭死水。你看看去年的總票房,要不是有方既明在,撐高了總票房,全年電影加起來估計還沒辦法超過10億票房!方既明這種天才,不是一般人能衡量得了的。把他捧高了,對國產電影也是好事。”
“那主流電影圈恨死我們了。”
老記者調侃了一句,“他們想打翻身仗呢。”
主編也笑了:“是啊,被一個後輩按在地上摩擦,反覆摩擦,他們也是要臉面的。但有時候你得認,才華比不過人家,你拿什麼跟人家比?現在,國產電影最高票房在方既明手中,《整人專家》要是再破了方既明自己的記錄,那別人就只能看著他一騎絕塵了。”
老記者很懂行:“哈,到時候主流電影圈會說,票房不是衡量一部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
“但票房不高的電影,指定沒多少觀眾欣賞。”
主編笑道,“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了。你趕緊寫稿,明天就發。”
“行吧,發報紙之後,能發上《好評網》嗎?”老記者問道。
“這個你不用管,公司已經註冊了賬號,會把影評都放上去的。哼,其他報紙都這麼做了,我們已經算是落後了。”主編也是很奇怪,怎麼最近媒體形式變化那麼快?一下就轉到網路上了,競爭一下就大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個春節最熱的話題,不是春晚,而是春節檔電影。
很多人想不到,居然有那麼多觀眾選擇不看春晚,到了零點去選擇看剛剛上映的電影!
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過年形式!
這不,春節當天的報紙都驚呼,新時代來臨了!
年輕人對於過春節的選擇,又多了一個!
而始作俑者方既明,卻還是靜靜地看著電影院進進出出的觀眾,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