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的晶片,也能做到23微米了。根據晶片的定律,特徵尺寸越小,能容納的電晶體就越多,效能就越強大,儲存的資訊量也就越大。所以說,神州還在追趕最先進的製程。徐助華還抱怨說,試驗室的花銷太大了,讓方既明管一管。
方既明說道:“神州設計出來的晶片,是不是賺錢了?”
徐助華就無言以答了。
是啊,單單是超市收銀機和收銀系統,就讓神州設計出來的晶片大有用武之地,賣出了過億的產值。更別說,還有神州的儲存ic,雖然讀寫次數落後於主流儲存ic,但勝在價格便宜啊,這不,512b的儲存,主流的供應鏈價格是30美刀,而神州的只需要15美刀,價格下降了一半!
這樣的價格,瞬間佔據了不少市場。要知道,主流供應鏈還是把價格下調的了,原先的價格直接是50美刀!單單是儲存ic,都要花費軟妹幣500塊錢了,這p3什麼的,怎麼能便宜?所以說,等神州讓灣灣k代工生產的儲存ic出來之後,連神州p3都降價成了一千塊錢左右的“平民產品”,可見供應鏈的進步對電子產品的影響有多大。
單單是儲存ic,都讓神州獲利好幾億了。
沒辦法,國產手機都找神州來訂貨儲存ic。有了這些客戶在,再加上晶片設計的優勢,神州試驗室已經產出不少了。
徐助華這麼說,不外乎是想方既明繼續加大投入罷了,因為這就是引起方既明的關注啊!
方既明洞隱燭微,早就看穿了徐助華的小心思。
“我們的電腦、手機晶片,什麼時候能做出來?”
方既明是這麼直接問徐助華的。
徐助華回應道:“方董,這晶片設計都失敗好幾次了,流片一次就是幾百萬,燒錢啊!我看,還不如做p3等的多媒體解決方案,這樣能保證有盈利。”
方既明的決策是:“多媒體解決方案要做,但晶片設計不能落下。國內沒有先進晶片,我們一定要做到最先進的一個。”他太清楚了,沒有自己的晶片生產能力,中國在未來將會舉步維艱。
被人卡脖子是最難受的。
方既明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這種切膚之痛讓他時刻警醒著,一定要追趕最先進的晶片設計、生產等等的技術。
徐助華不能理解,雖然現在晶片能賺錢,但也只是盈虧平衡罷了。不僅神州在做,漢風也在做啊,這種重複研究,真的值得嗎?但方既明是董事長,他的決策是無法置疑的,只能堅決執行。
好在,神州一切都欣欣向榮。
徐助華不知道的是,漢風也開始進入半導體最上游的領域了——晶片設計。
漢風的野心,一點都不比方既明小。他們要做的,也是瞄準手機行業去的。
甚至可以說,在沒有方既明這種洞察先機的“外掛”前提下,宋正坤的決策無比英明。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相信,剛剛站穩腳跟的漢風,居然能每年投入十個億,去研發晶片。當然了,這些晶片包括通訊裝置要用的晶片,還有就是移動通訊裝置的晶片,包括手機的射頻晶片、處理晶片等等。當然了,現如今的供應鏈,還沒有中國的一席之地,手機晶片用的還是鷹醬德州儀器、高通的解決方案。
看似國產的手機,實則全都是國外供應鏈,何其諷刺。
但沒辦法,半導體的東西,你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根本無法打腫臉充胖子!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