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夏成雲在家裡看了這一期《藝術人生》後,臉黑得跟鍋底似的。“黃口小兒,也敢胡言亂語?”是的,夏成雲感覺自己被冒犯了,他是一個極度好名之人。好名,是因為好錢。說白了,就是貪財。
眼瞅著被人指桑罵槐,要斷財路,夏成雲哪裡忍得住?
當即打電話給了自己的老友金森:“喂,老金,那個方既明是什麼後生,敢這麼胡說?”
金森是被方既明打服了,說道:“老夏啊,這小子可了不得,你沒事還是別惹他。再說了,你又不是沒吃過改劇本的虧,你之前拍的《荊軻刺秦》,不就是改得面目全非,然後場面是好了,劇情崩了嗎?你應該明白,劇本這東西,你可以不尊重,但也不能胡改啊……”
得,夏成雲聽一半,不想聽了。
你一方既明的手下敗將,我能聽你的?
金森不靠譜,夏成雲開始找其他同行,抵制方既明瞭。
最神奇的是,不僅導演圈開始抵制方既明,連編劇都開始抵制方既明瞭。
夏成雲的御用編劇,曾經參與修改過劇本的編劇之一柳楷閣在接受某電視臺採訪時,直接開噴:“某些人,不過是剛剛出道拍了兩部電影,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我一個金牌編劇,都不敢說自己寫的劇本百分百沒錯,現場改劇本怎麼了?”
隔空回應之下,登時引爆了輿論。
劇本到底能不能改?
一時間佔據了娛樂頭條,《娛樂快報》也刊登了評論,“方既明用最直白的語言,戳破了影視界的‘皇帝新衣’,讓我們真正瞭解到,為什麼國產電影、電視劇越拍越差的原因,而好萊塢卻能透過包裝一個簡單的核心,就能全世界賣電影票。
劇本,是影視劇的靈魂。我們早就有這麼個說法,但真正有人把它落在實處嗎?依我觀察,並沒有。哪怕是經典的武俠小說在拍攝成影視劇時,也是刪改良多。這導致拍出來的影視界,書迷們不買賬,觀眾也不買賬,雙輸。
藝術,到底是以人民審美為主,還是以導演審美為主?這是一個問題。方既明說得好,他因為是‘俗人’,就以票房論成敗。觀眾連買票看你一場電影的興致都沒有,那麼你自己吹噓你的電影多好多好,都是曲高和寡。
……”
《娛樂快報》是向著方既明的,因為公理自在人心。
中國觀眾苦中國影視劇久矣!
要不是沒得選,他們肯定不會選中國影視劇,太尷尬了。
你要是雅俗共賞也就算了,可偏生改得普通觀眾不喜歡,專家學者嗤之以鼻,兩頭不討好,你這是拍出來膈應人的是不?
當然了,吃瓜群眾分成兩派,一派是死硬支援自己偶像的,一派是支援方既明言論的。
燕大校園,方既明在女生宿舍樓下等著林清漪。
很快,林清漪出來了。
“你啊,總是惹事,娛樂圈都快一起抵制你了。”
林清漪看到了嬉皮笑臉的方既明,覺得好笑,但還是板起臉來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