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戲之後,更是要賣得出去才行。
方既明只能選擇一些已經被證實過的電視劇,期待能創造更多的收益。
哪怕是《少年大漢天子》,方既明都將它改成了《烏龍闖情關》的翻版,更別說《少年大漢天子》的主題曲,就是《太多》。這是一首很經典的歌曲,想必只要在片頭響起,很多觀眾都捨不得換臺了。最妙的是,《少年大漢天子》被方既明授意魔改之後,大大增加了劉病已的愛情故事。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不然的話,乾巴巴的歷史劇誰喜歡看啊?
哪怕是《三國演義》,也有小喬與周瑜,孫尚香和劉備等等愛情故事啊!
所以說,方既明的魔改是正確的。再說了,電視劇不等同歷史,當然是要寓教於樂了。連看的人都沒有,你拍個歷史劇,有什麼意義?當然,《尋秦記》裡面,方既明除了授意編劇之外,也改動了一些不符合秦朝歷史的地方。
劇本寫好了,伍嘉榮也表態願意執導,方既明鬆了口氣。
說實在的,文娛專案賺錢不容易。
這不,《少年大漢天子》都還沒能賣出去呢!
潘銳給方既明打電話的時候,說了:“老弟啊,湘省衛視那邊說了,看在我的面子上,能五成製作費收了首播權。重播給到八成,這你接受嗎?”
方既明有點奇怪:“都沒製作好,也能收?”
是的,對方只看過精華剪輯部分,畢竟還沒製作完成呢。
“有易夢曦在,對方覺得精華片段似乎不錯,所以也就拍板了。”潘銳說道。
方既明不置可否:“江浙衛視那邊呢?”
潘銳說道:“拒絕了,說是要看正片才行。”
方既明笑道:“那就等正片出來吧,反正也不差這麼一會。”
事實上也如此,電視劇的製作為什麼比不上電影?除了收益不高之外,最關鍵還是製作週期長。拍攝的話,30集電視劇都要兩個月以上。製作的話,起碼是要一個月的。也就是說,《少年大漢天子》起碼要九月底才能製作完成。
剪輯完了,還得送審,才能在電視臺播放。送審這一關問題不大,有潘銳、王櫟在。關鍵是賣不賣得出錢,這才是要命的。
好像《少年大漢天子》,花銷大,服裝道具交通……一大筆錢都是這麼花出去的,成本也高,最關鍵是沒什麼大牌明星,電視臺不願意給高價錢也理解。當時,湘省衛視首播加重播只給八成製作費,也就是三百多萬,這也太廉價了點吧?!哪怕是燕京衛視,人家也只是說首播八成啊!
江浙衛視謹慎,不肯給價。
一來是怕惹怒了潘銳,二來也是想看看電視劇的質量吧。方既明想明白了之後,才說道:“沒事,潘大少,我打算到時候跟你一家家去拜訪,讓他們看完了前三集,才做打算。”
“也行,是個辦法。”潘銳說道,“但我就不去了,讓老王陪你吧。”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行,就這麼定了。”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