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澤興奮地說道:“方董,放心吧,我一定全力以赴!”
咬著嘴唇,不知道在想什麼的孫詩薇,最後才猶豫地說道:“方董,真的要按照這樣來做?”
“我相信自己,沒理由不火!”方既明也沒想著用專輯賺多少錢,說道:“能回本就不錯了。如果你們忙不過來,還能找朋友過來幫忙。不進公司的,按照日薪結算報酬。進公司的,跟人事那邊談待遇。要求就一個,要有才華,能按照我的要求做。”
“行!”
孫詩薇最後也下定了決心,反正虧錢的又不是她!
花了一天時間忙專輯的事,方既明心情大好,又跑回公司剪片了。
伍嘉榮是跟著方既明一起剪片的,他作為副導演,有建議權,卻沒有終剪權。
“我覺得吧,這裡可以再稍微加快一點,節奏有點拖沓了。”伍嘉榮到底是比方既明多了導演專業知識,對於節奏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事實上,方既明也想剪得快一點,原版的《我的野蠻女友》時長超過了兩個小時,這在中國上映就有點吃虧了——排片吃虧。所以,方既明決定加快節奏,根據伍嘉榮的建議,把時長控制在一個小時四十分鐘那樣。
還別說,這樣剪輯出來的效果,居然更加好。
畢竟節奏一旦緊湊了,那麼觀眾的心就會被提起來,讓觀眾跟著鏡頭走。
伍嘉榮越看越覺得方既明厲害,如果是他,估計很難拍出類似的風格。“他難道是天才?”
藝術是很講究天賦的。
天賦這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根本強求不來。就好像有的人天生會唱歌,而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一樣,基本上是無解的。
“一味加快節奏也不行,得找個地方緩一緩。排片問題,能排就排吧,不能排,損失一點點也沒是了。”方既明還是在意電影的質量。最後經過商討,還是把時長放在了一個小時五十分鐘這樣。當然了,這是加了字幕的總時長,正片的話,也就一個小時四十分鐘。
其實《我的野蠻女友》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可因為用了倒敘的手法,顯得一切都不簡單了。再加上新奇的喜劇片段,充滿衝突感的畫面,以及恰到好處的煽情……流暢的節奏,讓伍嘉榮都深深折服。
要知道,讀了四年的導演班,伍嘉榮都無法掌控電影節奏——關鍵的是拍了太多,每一個鏡頭都是用心設計拍攝的。所以,伍嘉榮不捨得剪掉。然而,很多導演也是這樣,明明還不錯的電影,偏生拍成了文藝片的節奏,然後就仆街了。
電影節奏,是一個很玄乎的東西。可一點是不變的,就是導演需自己跳出導演的框架,用觀眾的視角去欣賞,才能看出問題來。畢竟,電影不是拍給圈內人看的,而是拍給觀眾看的!大部分觀眾喜歡看什麼?作為一個導演必須知道!
所以,導演喜歡的節奏,觀眾未必喜歡就是這麼個道理了。
觀眾,才是最好的裁判。方既明從來都覺得,電影是需要傳播的,是需要觀眾來欣賞的。不然的話,觀眾買你一張電影票都覺得冤,那你的電影怎麼可能高票房?
“方導,這剪輯應該差不多了吧?”
伍嘉榮也很滿意了,但方既明卻搖了搖頭,說道:“再看看……”
精益求精,是方既明對待電影的態度!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