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你要是認了這個名頭,你能被整個導演圈排擠到死!那些導演圈裡的人,哪一個不是心高氣傲的主,能承認你是第一?開玩笑!
方既明冷笑一下回答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從來不是天賦型的選手,中國有十二億人,肯定有比我更厲害的導演。別說新生代導演了,哪怕是初出茅廬的導演,我都不敢自詡第一。再說了,要第一的虛名有啥用?我寧願電影的票房高一點。換而言之,我就是一個喜歡賺錢的導演,只拍能賺錢的電影。”
立即就有記者追著問道:“那方導是不看好藝術片嗎?”
這又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記者,方既明開始皺眉了。
方既明想了想才說道:“每一種電影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我不懂藝術片,所以不評論。我認為電影,只有傳播,才有它的價值。我向來琢磨的,就是把電影帶給更多的觀眾。所以我不懂藝術片,自然不會去拍藝術片,只能拍點通俗片了。”
又有記者笑道:“方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可不是通俗片!”
“難道科幻電影不是通俗片?是裡面的臺詞你看不懂,還是畫面看不懂?”方既明反問道。
好吧,那個記者偃旗息鼓了。
但是,更多不懷好意的記者發問了:“方導,那你這一次打算在什麼檔期上映,還是春節檔嗎?”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檔期未定,我一般不怎麼看檔期的。”
“方導,你就不怕其他電影的競爭嗎?”
面對這種赤果果引戰的記者,方既明也很無奈,但還是要回答:“我的電影,向來不怕競爭。我想,可能是別的電影避開我的檔期,而不是我看檔期去避開其他電影。”這句話很霸氣,但方既明現在有底氣這麼說。
超高票房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連海外票房都接近一個億美刀了。雖然跟上輩子原版相去甚遠,達不到3.5億美刀的總票房,但也不妨礙這部電影的經典。可以說,方既明是中國電影走出海外的第一人也不為過!
因為之前的中國電影海外市場,最高的也只有幾千萬美刀而已,還是香江鷹醬合拍的電影!
在場的記者很興奮,方既明果然是新聞提供機器啊,已經有幾個記者在揣摩題目了。
什麼“金熊獎導演開拍新電影,豪言不懼怕其他任何電影的競爭!”
“方既明新電影來襲,直言不拍藝術片,電影是用來傳播的!”
“方既明:我不是新生代第一導演,也不要這個虛名,我要票房!”
……
你看看,這些記者都是蔫壞蔫壞的。
其實也正常,這年頭除了電視臺還活得很滋潤外,報紙的銷量是一瀉千里,為了報紙的發行量,為了報紙的廣告,這些記者只能透過類似震驚黨、似是而非的標題吸引眼球,從而吸引大家買報紙,再促進廣告銷量。
唉,這年頭不容易啊!哪裡像八九十年代那會,遍地都是機會。只要你肯去闖,有頭腦,少說都是個千萬富翁了。
當然了,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風口,只是每一個年代的風口,入門的門檻越來越高罷了。
後來,方既明實在頂不住這些記者的狂轟濫炸了,只能把禍水引向蘇可欣。
記者對蘇可欣也是感興趣的:“請問蘇可欣,為什麼你會被方導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