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方既明說的事情好似天方夜譚一樣,很多人都覺得只是科幻故事而已,離具體生活還太遠。
是的,2001年這會,國內的手機都還沒能上網,國外的手機網路也是剛剛出現,所有人都無法想象在十幾年後居然會迸發出如此多的高科技創新技術。是的,在智慧手機出現之後,以智慧手機為中心的創新技術就層出不窮了。
科技的發展,其實超乎人們的想象。就好像在2001年大家都覺得無人駕駛是超高科技,很難實現一樣。事實上等到4g網路全覆蓋,5g技術小範圍使用後,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基本實現了。等到5g網路覆蓋後,無人駕駛技術就很普遍了。
“方董,你對網際網路很有信心?”《中國商報》的記者問道。
方既明理所當然地說道:“當然有信心啊,以後大方面的經濟拉動,主要是看網際網路。其實網際網路已經進入到了eb2.0時代了,之前是eb1.0。eb1.0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之前網路平臺就像傳統媒體一樣,我提供什麼給讀者,讀者就要接受什麼資訊。
但是在eb2.0時代裡,每一個網民都是創作者。像論壇、新聞評論,都是如此誕生的。做網民全互動的,例如百度貼吧,還有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等,這是下一個網際網路的風口。人人都能利用網路發聲,比如說,我遇到一件難題了,電腦出了點問題,但我不懂怎麼辦?那就去百度知道提問,或者去百度貼吧的電腦相關貼吧去詢問線上網友。
這種網民之間的互動,網民參與的編輯百度百科,都是很好的體現了eb2.0時代的特徵,就是每一個網民都是創作者。”
《中國企業報》的記者問道:“所以網際網路會因為這個eb2.0而再次興盛?大家都知道,現在是網際網路寒冬。如果下一個風口是eb2.0的話,那麼網際網路行業是不是就能渡過網際網路寒冬了?”
方既明搖頭說道:“我不認為現在是什麼網際網路寒冬,鷹醬那邊的寒冬,與中國無關。你們恐怕不知道吧,從1998年到現在,中國的網民從幾百萬上漲到了至少三千萬。從哪裡看得出來?就是qq號的註冊數量上。
我們統計過,玩qq的網民大約佔了中國網民的八成,現在qq號的註冊已經去到了三千多萬,哪怕是有重複註冊的,也應該是有這麼多網民了。這是一個怎麼龐大的市場?我們推算過,只需要再過五年,我們的網民數量就能追上鷹醬,再過十年,我們網民的數量將會是鷹醬的兩倍,再過十五年,我們網民的數量將會是鷹醬網民數量的三倍。
這樣的市場規模,是呈現幾何式發展的。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如此龐大,我怎麼會沒信心?所以,我根本不認同網際網路寒冬一說。
之所以鷹醬那邊是寒冬,那是因為他們投機過熱,市值虛高,才會導致雪崩狀況的出現。中國不會,也不可能有網際網路寒冬。”
是的,這是方既明總結了上輩子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狀況,給出的“驚世駭俗”言論,果然把這些記者都嚇住了。
《財經》記者愣了好半晌才說道:“這段能寫嗎?”
方既明笑道:“你們可以照實寫,我不怕。”
《中國商報》的記者笑道:“我們也不怕,只要方董你敢說,我們就敢寫。我想問方董,既然你這麼看好網際網路,為什麼還要創立神州,做實體行業?”
方既明想了想,才說道:“這是經濟形式的不一樣而已,網際網路是虛擬經濟沒錯,但虛擬經濟也是要實體支撐的,不然就是水中花,鏡中月。大家想上網,就必須用電腦對吧?現在不一樣了,去年一月份,國外就研發了可以上網的手機。我們將會看到,隨著中國運營商建設手機上網的基礎設施,那麼手機上網對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遙遠。
那麼大家看到,想連通網際網路世界,需要有媒介啊?不是電腦,就是手機,這就是實體支撐。
哪怕是要上網,也需要有基礎設施建設啊?那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老實說,其實我名下的公司,大多借鑑了漢風公司的管理經驗。大家可能不熟悉漢風公司,但那是一家只能尊敬的公司。這家公司出口的交換機、通訊裝置,已經賣到了全世界。國內很多通訊裝置,也是使用漢風的。
漢風這家公司的執行力非常非常強,它把股份都分給了員工,這是我最佩服的一點,因為我做不到。”
方既明這麼一說,記者們都對漢風感興趣了,畢竟他們是經濟報刊啊!
《財經》的記者又問道:“所以神州會進入電腦、手機行業?”
方既明想了想才說道:“會,但不是現在,因為神州的技術達不到。”
“技術達不到?”《財經》的記者有點想不到。
“對,如果是做組裝,其實是一家公司都能做電腦,做手機,要做的不過是供應鏈整合罷了。供應鏈做好了,生產就沒問題。利用國內的人工優勢,確實可以做到價格優勢。”方既明先是肯定了這一點,“畢竟中國的人工優勢太厲害了,成為世界工廠不過是時間問題。但是,沒有自主技術的廠商,要是外國企業到中國設廠了,抵消了人工優勢,我們拿什麼競爭?!那頭去爭嗎?”
方既明說得有點激動,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電腦組裝有多難?只要學過兩天,想裝錯都難!因為每個介面都是不一樣的,你裝錯根本裝不進去。
“所以方董看不起方大電腦?”《第一財經週刊》的記者興奮了,方既明果然是年輕人啊,不負厚望,居然主動提供了新聞點!
方既明認真地說道:“對於‘貿工技’還是‘技工貿’,我是不會選邊站的,因為我知道這兩個理念都沒錯。基於中國的現在情況,‘貿工技’是絕對適合的道路。然而,到底是隻有‘貿’,沒有‘技’,就不行。
我向來是推崇自主技術的,推崇掌握核心技術的。不然的話,別人一個卡脖子,你就無法動彈了。”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