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黃同福嘆了口氣,說道:“造油車確實簡單,模板都在那,把市面上的車買來,拆了裝,裝了拆,就會造車了。剩下的,是生產線問題。但電動車,別看沒引擎,電機、電池……哪一個都是難啃的骨頭。但方董說得對,以後新能源汽車絕對是趨勢,所以惠能想騰飛,必須要有支柱產業。造車,就是惠能的未來。”
方既明很贊同,民企造車確實是新聞,但不代表沒機會。
混動型新能源汽車,就是惠能機會,就看惠能可不可以抓得住了。
方既明從中,能獲得什麼呢?
嗯,這麼說吧。惠能研究電池技術之後,把一丁點成果轉移到手機、p3、p4等電子裝置上,那麼也是一個質的飛躍。這,就是方既明的收穫了!有時候,收穫不是看獲得了多少錢,而是要看到中國企業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生產出更厲害的產品。而這,是更大的收穫。
因為不僅僅惠及到神州,還有中國其他的企業。
顧弘業有點詫異,問道:“惠能有這麼多錢嗎?”
確實,造車的花費可不小。
反正呢,方既明是無法鼓搞的,顧弘業估計他爸媽也從不會考慮造車。
黃同福笑道:“惠能還是有錢的,銀行也很願意貸款。最關鍵是,惠能一開始,是自購生產線,雖然關鍵的引擎是購買國外的,但其他零件是國產的,成本不算高。”
方既明點了點頭,跟著黃同福去看了其他生產線,包括了手機生產線等等,才發現原來惠能是一個大雜鋪,只要能賺錢的,都往裡面裝。
參觀完了,黃同福才說道:“方董,要不上我辦公室喝杯茶?”
“好啊!”
來到黃同福的辦公室,方既明倒是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顧弘業覺得也太簡樸了一點,甚至可以說是寒酸。
整個辦公室,就一張辦公桌,一個書櫃,一臺電腦,一張沙發,還有茶几茶具而已。而方既明卻看得明白,黃同福這辦公室最寶貴的,是他那牆上掛著的字,居然是省領導寫的“惠風能暢”的字樣。
方既明感慨,這才是真正的低調炫耀啊!
黃同福說道:“方董,這電動摩托車是已經有成熟模板的產品了,惠能進場,大約會在年中就開始銷售,到時候可能要麻煩方董在網路上幫忙宣傳宣傳。”是的,黃同福對電動摩托車的市場還是不怎麼確信。
要知道,一輛電動摩托車雖然比摩托車便宜,大概只要三千多不到四千就能買到了。可是,續航能力上確實不太行,只用上了48v的鉛酸蓄電池,最多就能跑40公里這樣。有些輕便型號的,還配上了腳踏,就是怕沒電要推著走。當然了,便宜是真的便宜,畢竟電費才多少錢一度,而摩托車加油呢?起碼一次要二十多。
然而,就是因為便宜,方既明才知道會大行其道。
其實很多市民在城市生活,摩托車比汽車方便多了。但摩托車太貴,這年頭的摩托車鮮少有國產品牌,大多合資,一輛摩托車最便宜都要六千多,貴的甚至上萬,幾萬。然而,電動車只需要四千,這便宜得不是一星半點。
最關鍵是,不需要加油,充電就行!
這可是替代性產品,只要引導得好,肯定能賺錢的。
“不過,我還是有點擔心的。這大城市,能接受電動車嗎?”黃同福有點忐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