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他們小組的集體小品,演的是一個經典話劇,講述的是衝破舊社會樊籠,打破舊思想枷鎖的故事。
這部話劇名字叫做《清河》,是發生在江南水鄉一個大家庭的故事。
易夢曦演的是話劇裡大小姐,卻跟一個西洋留學回來的“對頭”家族的兒子相愛了。這個兒子,是陳藝飾演。而方既明呢,則演易夢曦的“父親”。其餘人等,飾演易夢曦的“侍女”,還有易夢曦的“母親”,還有一個家裡的長工。
畢竟這是一部大話劇,只能演其中一小段。
只見方既明拄著紳士手杖,怒斥道:“敗壞門風,成何體統!你……你生了個好女兒!”
單夢菲飾演的“母親”則在一旁垂淚:“女兒啊,你就聽你父親的話吧,自古以來,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易夢曦冷靜地看著方既明,說道:“父親,你不用逼迫女兒,如果女兒不願嫁,那麼我決死不會出房門!”說完,易夢曦扭頭就走。
而方既明飾演的“老爺”,捂著心口說道:“你……”
就在這時,門外闖進來長工袁飛宇:“老爺,不好了,胡家的公子登門拜訪了!”
……
不得不說,這大話劇的魅力在於戲劇衝突,他們這麼演繹,只要中規中矩就沒什麼問題。更別說,這裡面有四個人是有鏡頭經驗的,一旦用勁了,效果自然被烘托出來了。方既明深深知道,任何形式的多人表演,都是需要配合的。
配合不到位,個人再出彩也沒用。
就好像一部電影,主演很厲害,但配角都是殘次品,那麼電影評分也不會高的,口碑也不會好。
電影的拍攝,是所有人通力合作的結果。
但凡有一個地方平庸的,都會被觀眾看出來,然後放大的。
所以,拍電影是容不得任何僥倖的。
而話劇更甚,這是沒有ng的表演,一切都要按照排練進行。誇張的肢體動作,再加上略帶矯情的語言,烘托出了舞臺氛圍,這就是話劇了。方既明也沒有什麼包袱,為了過關,徹底融入進了話劇裡,該爆發的時候爆發,該有肢體動作的時候有肢體動作……
“他不是不懂話劇,只是平時懶得演而已。”
老師許凱樂跟旁邊的老師說道。
“這部話劇裡,很多人認為男女主角是最重要的,但劇情推動,還是看這個封建大家庭的老爺演得怎麼樣。”老師唐友林說道。
其實,有這個評價之後,這個集體小品就算過了。
而每一個小組的時間只有十分鐘,很快,彙報表演就結束了。
因為計分是現場打分的,跟藝考時候差不多,所以等方既明聽到分數之後,鬆了口氣。
易夢曦也鬆了口氣,如果期末考試沒過,她拍戲進度就要被一拖再拖了。她倒是沒關係,可劇組就有點慘。據她瞭解,劇組的經費在燃燒,已經將近超支了。所以說,控制成本支出,比啥都重要。要是沒有經費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後續都沒辦法擴大收益了。
單夢菲則有點同情那些沒過關的同學,低聲問陳璐道:“他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