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助華毫不留情地打擊方既明道:“方董,別說幾億了,幾千萬銀行都不想給我貸款了。”
方既明沉默了一會,才說道:“因為我們沒有固定資產?”
“對。”
徐助華也很無奈。<p3賣出去再說吧。對了,復讀機研發得怎麼樣了?”
“施文耀說,復讀機太簡單了,他們不想研發,丟給了一個剛剛來的工程師小組。但這個小組的進度也不慢,報告說,已經可以復讀120秒了。”徐助華說道。
方既明說道:“我也不需要太多,能復讀180秒,我們就申請專利,進入生產推行產品。說實在的,復讀機的生意可以再做五六年,而p3很快就一片血海了。”
徐助華也肯定了方既明的判斷,認真地說道:“是的,所以施文耀在研發p4影片解碼器。而嶽旭堯在研發點讀機,他們判斷說,如果p4研發成功,那樣研發學習機才有底蘊,不然就是重複研發了。”
方既明其實對電子科技沒有太深入的研究,但也能判斷出施文耀和嶽旭堯說得是對的,什麼學習機,說白了其實就是p4的變種,基於p4的功能演化出來的罷了。要是再前沿一點,跟pad也是一脈相承的。<p4為基礎,不僅能研發很多東西,還能預研pad,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那手機呢?”
方既明最看重的,還是手機,而且他知道,如果從今年開始預研的話,距離觸控式螢幕手機出來,也就只有五年時間了。
在五年時間裡,研發一款智慧手機,只能說這個時間不過是稍稍充裕罷了。
“還只是預研。”
徐助華苦笑道,“方董,沒錢啊!”
方既明:“……”<p3的訂單,增加到十萬。”方既明知道的,p3的成本不過300+,可賣個一千出頭,那麼利潤就有八百塊。再扣掉雜七雜八的,純利潤能有五百塊。也就是說,第一批貨能賺五千萬左右,接著新增訂單,生產超30萬隻p3,這是不降價的前提下,才能賺兩個億。
而研發一款智慧手機,資金大概要二十億,差距在十倍以上!<p3,哪怕能出口歐美,能出口超過八十萬個,也不過是堪堪能賺到八億左右而已,差得還是太多了。但是,出口是一定要搞的,所以自己的廠房、生產線還是必須投資的。
這樣就能把控質量,也能按需生產。
“出口洽談得怎麼樣了?”方既明問道。
徐助華說道:“方董,我們的產品沒有名氣,所以找不到什麼好的經銷商。”
方既明說道:“今年的廣交會,帶上我們的產品過去,一定要開啟出口。”方既明太明白了,這時候的中國產品想要被外國人知道,最好的途徑,還是廣交會。廣交會,每年春秋兩季在羊城舉辦,在莞城的神州,去參加廣交會是最好的途徑。但是,p3要是出口的話,八十萬估計也只是小數目。只是神州的產能,或者說惠能的產能,短時間內也到極限了。
徐助華激動地說道:“廣交會嗎?那我立即提交申請資料!”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