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表現得有點咬牙切齒。
“伯母,我認為你做得不對,就算斷絕關係,那也改變不了你們母子之間的血緣關係。是,脫離的這個家族,他可能窮困潦倒。但如果你認為,用這一招逼迫他就範,那你就太不了自己的兒子了。不是我要帶他走,而是你,從來沒有了解過他。你知道他的理想,他的抱負,他的渴求嗎?不,你不理解。你以為是我帶走他的,實際上你錯了,是他自己要走的。因為他找到了真理,找到了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陳璐很平靜地說道,也展露出了應有的水平。不說多麼出彩,但臺詞方面已經可圈可點了。
……
接下來,就是方既明跟陳璐的飆戲,袁飛宇只是近距離的觀眾,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場戲下來,十分鐘不到,就推進到了衝突、矛盾加劇,最後落幕的精彩片段。
易夢曦也沒想到,方既明還真的做到了,不僅做到了,還演得很出色!
“他……隱藏了實力?”
易夢曦疑惑了,已經有點不自信了。
事實上,她已經忘了方既明的長相。是的,在演技精湛的情況下,是可以讓人忘記演員帥不帥這件事的。這就叫觀眾入戲,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境界。比如劉青雲,那樣的長相,都能奪得影帝,可見演技之精湛。還有黃渤,誰能想得到,這樣的演員,也能奪得影帝?
所以說,長相只是你的加分項,不是你的倚仗。演技,才是最重要的。
兩個小組都演完之後,許凱樂沉默了好久,才開始逐一點評。
不得不說,北電的老師還是有點料的,能從專業的角度剖析,哪裡演得不好,哪裡還能改進。但其實方既明覺得這沒什麼用,因為舞臺劇和電影、電視劇都不一樣。舞臺劇要有強烈的戲劇衝突,而電影電視劇,可以透過環境渲染氣氛。最關鍵的是,電影電視劇有鏡頭語言,可以表達更多。而舞臺劇,就只能靠比較誇張的肢體語言動作,來表現舞臺形象。
這是因為舞臺劇很多觀眾看不到演員的長相,就需要演員用聲音、肢體語言來表現情節。這就是為什麼你在劇場裡看舞臺劇,覺得還行;但一放到電視上、熒幕上看,就覺得舞臺劇演員很誇張的道理。
所以,許凱樂給方既明的評價是:“你這不是在演舞臺劇,而是在演電影!舞臺劇的動作幅度很大的,你這都沒有動作!神情再出色,臺下的觀眾能看到你的神情?”
方既明虛心接受了老師的建議,但堅決不改。他考來北電,可不是來演舞臺劇、話劇、小品的。要是對演電影、電視劇沒多大幫助,方既明還真的不如去導演系旁聽了。起碼在導演系,還能學到怎麼做導演不是。
很多演員都覺得,舞臺劇能給他們帶來很多演技上的思考。
方既明不否認這一點,但其實吧,幫助不算太大。因為這是兩個表演方向,一個傾向肢體,一個傾向表情。畢竟表演方向只有兩個,一個是舞臺表演,一個是影視表演。方既明沒有興趣在舞臺劇方面發展,只想快點學影視表演。
可惜的是,老師們只能按照教學大綱,儘量讓學生兩樣都會,兩樣都精通。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