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方既明來學校就是這麼瀟灑,床褥被鋪,洗漱用具什麼都沒買。
事實上,能來北電讀書的,大部分也沒買這些東西。只有在其他大學,才能經常看到一個畫面——新生入學的時候,父母加上一堆親戚,幫忙扛著被褥床鋪、洗漱用具、熱水瓶、水桶衣架……這些東西,像是在搬家一樣,橫穿校園,浩浩蕩蕩殺向學生宿舍。
原因嘛,也很簡單。
即便是這年頭,能讀上北電的,大部分其實都不是普通人的子女。也就是說,很多新生懶得從家裡帶,就在當地買不好嗎!至於其他大學,普通人的子女,甚至家庭不怎麼好的,能省則省,能從家裡帶的東西都帶來大學了。
很多人說,大學是個小型社會,這話確實沒錯。
跟中國國情一致的,小到競選班幹部,學生會幹部,再到爭奪獎學金助學金,有相當一部分看的是個人關係。哪怕是在競爭科研經費上面,競爭科研試驗室上,都很大一部分是排資論輩的。更別說評選什麼院士了,有成績沒人脈,沒資歷,一樣評不了。
已經讀過一次大學的方既明,已經不是那麼單純了,甚至覺得北電這樣的大學,小型社會性質比一般大學裡面更甚。
買好了床鋪被褥,洗漱用具什麼的,方既明一個人提著就回來了。
剛剛回到宿舍,就聽到於洋在建議:“……要不大家都買臺電腦吧,聯網玩遊戲,我最近發現一個網遊,可帶勁了。”
“多大的人了,還玩遊戲,幼不幼稚啊?”
這是林辰皓的聲音。
“買電腦可以,打遊戲就算了。”孟光熙隨口說了這麼一句。
方既明走了進來,笑道:“買電腦,是因為電腦可以看光碟吧?比用dvd看更加適合拉片。”
拉片,算是一個電影人的專業術語,跟拉鋸一樣,意思是來回的,反覆的看。一段一段的看電影、電視劇,然後分析記錄下你所看的、所總結的,這就是深度解讀。把每個鏡頭的內容、表演、剪輯、聲音、畫面、景別、場面排程、節奏、運鏡方式、機位等都紀錄下來,最後總結一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電影也是這樣。
拉片等同於抽絲剝繭地看電影,電影專業修養的提高需要慢慢積累。在別人眼中,可能覺得拉片辛苦單調,但對痴迷於電影藝術的人來說,他們卻樂在其中。
“不用這麼專業吧?”
於洋像個真正的大學生,而孟光熙則像個已經踏進圈子的老演員。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自己的崗位。”孟光熙淡淡地說道,“我的電腦會很快搬過來的,就是網線有點麻煩。”
方既明笑道:“去電信局那裡辦個寬頻業務,從陽臺外面接一條兩兆的網線,再弄個路由器,四個人用應該就沒問題了。”這年頭,網線還不是大學宿舍的標配,也難怪他們要絞盡腦汁弄網線了。
“行,到時候費用分攤。”孟光熙拍板了。
方既明也點點頭,雖然他不在乎這點小錢,但一個宿舍的,你就算出錢了,別人還不見得樂意,以為你看不起人家呢。孟光熙這個建議好,誰買了電腦,用了網線,這就得交錢。不僅是電腦,電費也一樣。畢竟宿舍裡面還有電視的,什麼電視臺都能收得到,包括香江、奧門的各種衛視,也是神奇。
電腦的事情算是定下來了,方既明被推出去辦網線。
方既明也樂意,畢竟他要順便考察一下電腦市場。
不過這件事稍後再說,因為要開始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