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時隔多年,
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幽暗的時光,
那些堅持與慌張,
在臨別的門前,
媽媽望著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
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是的,這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上輩子方既明很熟悉的歌,因為那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網路上超火,幾乎成了文藝青年的代名詞。多少文藝青年聽了這句話,開始拋棄工作,去尋找詩和遠方。咳咳,不對,是理想。
要是在別的場面唱這首歌,哪怕只是登臺表演,這首歌都不出色。因為太平緩了,平緩得不像是考試歌曲,它的內容偏向民謠,但曲子上卻有點搖滾的味道。
而考官們都是有水平的,也是曾經懷揣過夢想的,所以應該會有共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方既明唱了這首歌。
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方既明想到了胡燕蘭。是的,這個身體的媽媽,為了培養方既明成才,堅信他會成為熒幕人物,不惜花費時間,花費財力去給方既明爭取機會。也正是因為有了胡燕蘭的堅持,才有今天方既明站在這裡,向考官們娓娓道來。
“這是搖滾?”
“我覺得是民謠。”
“你聽過這首歌嗎?”
“沒有,估計是不出名的歌手唱的。”
……
考官們扭頭議論了幾句,然後方既明唱完了。只有一段,時間當然也就短。
其實不止是考官們無法給這首歌定義,上輩子方既明也沒見過高曉松和許巍怎麼給這首歌定義。說是民謠也行,說是搖滾也行。中國的搖滾,不止是喧囂的,也有安靜的。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就是這樣,你說它是民謠也行,說是搖滾也行,界限已經模糊了。只有帶給人的感動,是實實在在的。
雖然很淡,但是這首歌給考官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別是方既明那低沉的唱腔,飽滿的感情,以及對母親的思念,都能在歌聲中找到。
而底下的那些考生們就偷笑了,大多數人都心想:“這人是傻了吧,怎麼選了這首歌,平平淡淡的,一點都不出彩。”
沒錯,這年頭的藝考,聲樂環節要麼唱激昂慷慨的歌,要麼唱勵志的歌,要麼唱民族的,要麼唱美聲的。只有像高承文這樣的“圈裡人”,才會唱流行。沒別的,就是能過,自信。
所以,大家都不看好方既明,認為他是白瞎了前面的形體考試。
“我還有機會!”
這是大多數考生的想法。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