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那個單夢菲低聲說道:“哎呀,他怎麼挑這首《愛你的勇氣》,很多人都唱過了。要是唱得不出彩,保管給刷下來……嗯,感情還挺飽滿的,咬字也清晰,應該分數還行吧?”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方既明也算是明白了聲樂表演的核心。
感情,還有音準。
這個沒問題啊,唱歌我不在行,可要論感情豐沛,方既明還是有的。
調整了一下情緒,畢竟人家只唱半段歌。藝考大軍太多人了,每個人唱完整一首歌,那豈不是要考到幾天之後?所以,這隻唱一段是沒辦法的事。你要是在一段歌裡打動不了評分老師,那分數也高不到哪裡去。至於音準,肯定是次要的。
要知道,這可是考表演系。表演系考的是什麼?感情,感情,還是感情。
很多人就要說了,表演而已,跟唱歌有啥關係?
那你肯定是個外行,因為對於登臺表演來說,唱歌叫演唱。換句話來說,就是以唱的方式來表演歌曲裡面的感情。你的聲音,你的特質感動不了別人,那還叫什麼表演?所以,感情豐沛只是基本要求,最關鍵的是你的表演要真摯,要自然,才能打動人。
所以,唱什麼好呢?
方既明有點頭疼了,他雖然號稱“中華小曲庫”,沒有他不會的歌,可真要論感情豐沛,適合他這個年紀唱的,還真不多。等等,最打動中國人的是什麼歌曲?民謠啊!在中國音樂人的眼中,民謠那是歌手的詩歌,是文藝青年的代表,是裝13的神器,要是配上一把吉他,隨便走到哪都能吸引一票妹子……咳咳,說回正題,這民謠也是分很多種的,比如勵志、愛情、親情、抒情……
方既明頭疼的是,唱哪一首民謠比較好。
好在,方既明一下就想到了前不久看的綜藝《明日之子》,裡面毛不易唱的一首民謠他很喜歡,對,你沒猜錯,就是《消愁》。
本來《像我這樣的人》是最合適的,但歌詞裡面的內容不太符合方既明現在這個年紀。十幾歲的年紀,怎麼可能唱出二十幾歲的感情呢?《消愁》就挺好,但……好像涉及到喝酒又不行?
方既明有點傻眼了,這一開始就沒想到,藝考這麼複雜啊?
就在這時候,林辰皓唱完了,主考官淡淡地說道:“下一位。”
方既明注意到,林辰皓是放了伴奏的,這也是允許的。可惜的是,方既明沒有伴奏,就只能清唱了。
“算了,隨便唱一首民謠吧。嗯,寫童年的回憶,這應該不超綱吧?”
方既明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一首歌,這是一首原先不怎麼出名的歌——《兒時》,被參加《歌手》的汪半壁翻唱了一遍,還是不火。原唱是劉昊霖,一個不出名的歌手。
快速的回想了一遍歌詞,方既明低沉地唱了起來。
“鐵道旁赤腳追晚霞,
玻璃珠鐵盒英雄卡,
玩皮筋迷藏石橋下,
姥姥又納鞋坐院壩,
鐵門前籃框銀杏花,
茅草屋可有住人家,
放學路打鬧嘻嘻哈,
田埂間流水嘩啦啦,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